找工作,很多人都想进大集团、大企业。如今,不少大企业都会把人事招聘外包给中介公司操作,这让劳务中介市场十分火爆。但最近江苏扬州仪征一些求职者却非常恼火:“一家大打“擦边球”的“李鬼”中介公司,让他们很受伤。”
求职者刘师傅介绍,年5月,仪征民友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说替大众汽车仪征动力总成厂代招操作工,工资福利十分优厚,一年拿个八、九万轻而易举。
大公司、好待遇,让求职者怦然心动。此后,刘师傅他们每人分三次向这家公司缴纳了信息咨询费、报名费、定金,共计一万八千元。
为了能顺利进厂,有人还额外塞了红包。然而交钱之后,民友公司仅仅组织求职者进行了几次面试,对于进厂事宜却久拖未决。后来,部分求职者打听到,进厂的事要黄了。眼瞅着招聘不成,大家便要求民友公司退款,可对方却要求大家先拿五千,然后继续等。
一个人收一万八,十几个人就是20多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家民友公司究竟什么来头,又为何拿了求职者的钱,却迟迟不办事呢?
在求职者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民友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看到求职者来讨说法,工作人员说老板不在家,然后就离开了。而这位自称是老板朋友的陈先生,情绪显得很激动。陈先生表示,这次公司替大众汽车仪征动力总成厂招工的事,情况他清楚,其实招聘早在年3月就结束了,这十几名交了费用的求职者肯定暂时进不了厂。
求职者质疑,既然去年三月就已经面试,为什么在5月份还发招聘公告呢?公司收取的二十多万费用,又去哪儿了呢?陈先生知道,但是却不愿意说出其中缘由。
随后,记者从当地劳动部门获悉:民友公司并没有劳务中介的资质。记者又到市场监管部门查询得知,民友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只包括商务信息咨询、房产中介和文体用品销售等内容,没有劳务中介的项目。目前,当地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民友公司口头承诺,2月2号归还求职者的费用。
打着劳务中介的旗号,收费的时候却巧立种种名目,企图蒙混过关,最终求职者成了“冤大头”。其实类似民友公司这种,混迹于劳务中介市场的“大忽悠”还有不少,各位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年7月,同样在仪征,一家汇友劳务公司声称有路子帮求职者进上汽仪征公司,但需交纳近万元的好处费。可收了钱之后,就没了下文。执法部门检查发现,这家公司压根就没有劳务中介资质,只是注册了信息咨询的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信息咨询公司虽然没有资质,但往往在当地有些门路,便干起了拉人头的生意,一方面他们对外声称是劳务中介,另一方面,为了逃避监管,他们在实际收费时立的名目,大多是信息咨询费等,打的就是监管的“擦边球”。
职能部门提醒,一般来说,合法正规的劳务中介都会在店面醒目位置悬挂服务资质,其中介费用应在求职成功后收取,求职者一定要注意甄别。
目前,劳务中介的核准在人社部门,登记在市场管理部门,而监管查处则在劳动部门。由于职权分散,客观上给了信息咨询公司浑水摸鱼的机会。对于这些打擦边球的“李鬼”劳务中介,目前,已经有了应对方法:相关的部门之间建立了一个联席会议制度,相互之间通报,联动查处。
看来,非法劳务中介的“擦边球”还能打多久,就取决于查处的决心和力度。打击“李鬼”,职能部门要敢于亮剑,不过小编也提醒各位求职者:找工作时擦亮双眼,不给“黑中介”以可趁之机。
(来源:苏中在线)
xprj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