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农场,寻找当年菜篮子工程
在距仪化公司东面17公里的十二圩,曾有一个仪化职工引以为豪的菜篮子基地——仪化农场(叫养殖场),至今在百度地图和老仪征地图上仍能搜到“化纤农场”的地标。
农场是年仪化建厂初期,为解决职工食堂和小家庭的副食供应问题购买的。当时,在方圆不到一公里的农场,有鸡、猪、鱼四个分场。年9月随着公司和建设发展和人员增多,公司加大对农场投入,修建了占地面积80亩的八个大鱼塘和二十多栋鸡舍和猪舍,有露天式、半敞开式和封闭式的,整齐地排列着。
鸡场一条条固定和机动笼位,饲养着上万只鸡,公司还从美国引进了‘爱唯茵”等快速生长的鸡,56天就能长成3斤。形成自繁、自孵、自育的一条龙生产体系,这在当时是很现代化的。
到年全部竣工,全场年产肉鸡40万斤,鸡蛋20万斤,猪肉20万斤,鱼5万斤。平均当时每户职工每年能分到上百斤肉鱼蛋食品。
这在90年代以前,那个粮油肉蛋都要凭票供应,什么东西都紧缺的时代,这种免费的副食品福利,不仅让仪化人感到相当幸福,也很有诱惑,就连扬州、南京,以及周边城市的人,也都很羡慕的。
当然,咱也不例外,从进厂看到这种福利就垂涎不止,但是当时这种福利只有小家庭才有,于是咱就天天盼望结婚,一到婚龄立马领证,拿到副食供应本,享受到了仪化特有的福利。
到90年代中后期,物质供应日渐丰富,大家对农场养殖的鸡鸭也有点吃厌了,于是服务公司又开拓经营将鸡鸭做成烤鸡烤鸭,又吸引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职工眼球。
但最终菜篮子工程被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所取代,通往农场的狭长土路两边的小水杉,也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今天“景观路”。昔日仪化人引以为荣的农场,也渐渐淡出了仪化人的视野,成为那个时代美好的幸福回忆....
↙往期精彩故事回放1、胥浦河啊胥浦桥~我的梦!我的歌!!
2、“老大院”~仪征化纤梦起的地方
3、仪化时装秀
4、人~车~情未了
5、冲不垮的意志~~难忘
6、“胥浦劳保大衣”的变迁
7、重温激情燃烧的盛会
8、仪化版的“芳华”故事
9、满怀信心笑迎
10、~爱你十八
刘玉福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