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是一座典型的滨江工业城市,地处宁镇扬都市圈核心区域,是扬州与南京江北新区融合的桥头堡。近年来,该市抢抓江苏沿江开发纵深推进机遇,统筹推进园区开发、产业集聚、项目建设,形成了扬州化工园、仪征经济开发区、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仪征枣林湾生态园四大园区互动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船舶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及新光源、新能源、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伴随着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也日益凸显。为有效破解资源瓶颈,全市始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战略方针,认真贯彻“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工作总要求,结合全市实际,深入推进“空间优化、五量调节、综合整治”三大战略,不断探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努力以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仪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国土资源供给,优先保障新型业态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部署,围绕仪征市“十三五”期间布局临江综合产业带、中部生态旅游经济带和生态、北部、沿江“两带三板块”,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支持先进制造、港口物流、汽车、石化产业集聚发展,鼓励生态旅游、健康休闲、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做大做强。一是推进“多规合一”。重新修编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完成城市开发边界、基本农田永久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控制用地布局,优化空间结构,维护生态环境,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将有限的规划空间指标,分配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地区,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开发格局。二是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增强战略性产业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创业创新,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对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文化创意、科研、房屋租赁、工业旅游、众创空间、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的,继续实行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过渡期满后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按照划拨方式供地。三是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主动呼应扬州“东水西山一路连”旅游发展布局,放大生态资源优势,以“观光+休闲”旅游为核心,有序推进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项目实行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多方式供应旅游建设项目用地,鼓励开展文化、研学旅游活动。以举办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全力保障枣林湾生态园核心区和捺山省级地质公园、登月湖健康城、S沿线、天乐湖、白羊山、张集等重点景区和项目建设,促进全市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四是鼓励发展健康养老业。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加快整合医疗、旅游、地产、家政等资源,发展养老地产、养生度假、健康服务等产业。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天乐湖养老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规划建设套养老公寓,项医院紧密合作,医院(三甲)天乐湖护理院,将为老年群体提供日常医疗、体检、保健、理疗、康复等医疗一体化服务。
深化节约集约用地,不断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引导园区、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一是狠抓用地质效提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建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考核实施细则,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创新举措,每年安排亩国家计划指标,专项奖励考核较优的园区、镇。年,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紧紧围绕创建目标,立足问题导向,对照先进标杆,倒排时间节点,协同配合,互促共进,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近期,仪征市被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授予“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称号。二是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将盘活存量作为破解用地瓶颈的有效抓手,按照“明晰产权、统筹规划、利益共享、规范运作”原则,实行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联动,逐宗拟定处置方案,落实盘活措施。积极研究“僵尸”企业退出及再开发相关办法,加大政策引导,完善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征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将处置成效与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引导实现规模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用地集约、效益集显。“十二五”期间,通过腾笼换鸟、收回置换、加快供应等方式,盘活各类存量用地亩。其中,成功无偿收回了1宗位于市开发区的92.81亩闲置土地,获得省、扬州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肯定。三是施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开展工业用地弹性年限、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出让试点,实行分批次供地的产业用地政策,有效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保障年度省级重大产业项目,优化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性项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对属于扬州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额达到10亿元(1亿美元)和1亿元(万美元)的项目,积极调整土地规划,主动落实规划空间,加大用地指标安排,及时对上沟通协调,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助推重大项目顺利落户。全面推行工业用地履约保证金制度。四是扎实开展土地储备。按照“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原则,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科学编制收储方案,重点围绕张集片区、滨江新城和旧城改造、企业“退城进园”开展收储。进一步加大在库土地招商推介力度,强化上汽集团品牌集聚效应、轻轨开通机遇、滨江区位优势的宣传,吸引实力房地产企业参与汽车名城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储备面积亩,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标。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有效维护国土资源全力以赴守护耕地资源“底线”,完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多措并举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全市72万亩耕地、58万亩基本农田面积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一是抓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相关园区、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细化时间节点,明确责任分工,合力狠抓推进,结合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体系规划和交通、环保、现代农业、旅游等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调整市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目前,已全面完成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新划定面积2.13万亩,全市范围内的划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二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完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等制度,严格执行以补定占、先补后占规定,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审查,积极引导建设项目少占耕地,特别是优质水田,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三是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综合运用土地整治、增减挂钩、万顷良田工程、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等手段,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市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4个,增减挂钩项目个,占补平衡项目个,万顷良田工程项目2个,新增耕地面积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4.15万亩,搬迁农户户,新建农民新区11个。
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全面实施“法治国土”建设强化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全面落实“守土有责”工作责任,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切实提高土地执法监管能力。一是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以保障全市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为核心,推进土地综合执法,坚决依法依规用地,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严格土地问责机制,努力构建全程监管的国土资源执法新格局。同时,探索实施举报违法用地的奖励办法,增强社会监督效果,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二是强化部门联合监管。完善全市土地管理和制止违法违规用地的联动执法机制,形成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网络,提升土地执法实效。针对非法开采砂石矿屡禁不绝、容易死灰复燃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着重打击仪征-六合交界地带相关区域的非法盗采行为。三是严查顶风违纪现象。对非法批地占地、非法转让土地、违规建设道路和农业设施等案件,既查事、又查人,依法查处,决不姑息。对违法用地问题严重、涉土信访反映较多、违法用地整改不力的区域,市政府将警示约谈,或视具体情况停批区域用地,责令限期整改。
种植技术大全隶属农业行业观察子媒体,为种植户和农民每日推送各种农作物、花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植保和产品供应信息。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