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仪征扬子公园东出口北侧地下停车场工地上发现了疑似城墙遗址,仪征市博物馆考古部门正在积极进行现场发掘。考古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还不能确定城墙遗址的具体年代,还有待专家会商。
工地现场
挖出木桩带、瓷片和城墙砖
现场挖出的木桩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地下2.5-3米处一段南北向20米长坑壁下出现大量古代木桩,排布呈南北向。下层挖出瓷片,明显有两层建筑基础,相距1.3米;上面有一层5厘米厚的白色泥灰状黏合剂和城墙砖,地面上到处都是散落的城砖。随着挖机向北延伸开挖,地下木桩又随之出现,并且东边也出现南北向木桩带,与西侧木桩带相距22米左右,还是呈南北向一字形,与南面园林巷在一条直线上。
园林巷沈家老太称,她家房子有一半是砌在城墙上的,在她家中还发现了两块保存完好的城砖,而园林巷基本上就是建在城墙遗址上。
据了解,古代城墙确经过此地,因解放后拆城墙建酱品厂,地上部分已不明显。工地南面米左右的园林巷两侧民房就建在城墙上,出现木桩处与园林巷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并非巧合,因园林巷就在古城墙遗址上(南北向),而工地挖出的朩桩带可能就是古城墙基础木桩。
现场挖出的瓷片瓷器
遗址多米
或为宋代翼城城墙?
仪征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彭先生介绍,这段城墙遗址有多米,可能为宋代翼城城墙。
仪征的翼城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彭先生从《仪征县志》找到相关记述:仪征城在宋代于乾德二年(年)开始建新城,今仪城河北老城区,周丈,约3.5公里。北门名叫来远,南门叫宁江,东门叫行春,西门叫延丰。由于真州当时“乃外江纲运要口”,江边水运高度繁荣发达,城外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城南一带人口已十倍于城中,南宋自嘉定六年(年)起先后几任郡守数次向朝廷申请扩城建翼城,获准。
据了解,在建翼城之前真州城基本上是四方形,嘉定六年郡守李道传申请朝廷建东西翼城,《县志》:“六年秋,郡守李道传以州当水陆要冲,转运司、商民繁会,居城南者十倍城中,乃建议请筑东、西翼城,先立规制,俟可继筑。”嘉定九年(年),州守丰有俊开河正式扩城,先筑东翼城,范围大体上是今市政府以东,仪城河北,石桥河以西。嘉定十一年(年)又筑西翼城丈,约米,范围大体上在仪城河北,扬子公园盖板沟以东,北城河以南,东到大庆路。
宝庆元年郡守兼运判上官奂酉上书朝廷:“改西城(原丈)为丈,筑东翼城93丈,东西翼城才基本合扰,西城门有吊桥拖板桥各一,增炮台4坐,筑马面三坐,楼橹八个,城墙外又建羊马墙丈,南城门是吊桥,木闸。增炮台1坐,楼橹4个,跨运河为水门”,“而两翼之形始备矣”,翼城墙使旧州城成为子城。
现场挖出的城墙砖
市民呼吁
应保护好文化遗产地标线
对真州古城作过深入研究的彭先生认为,真州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外陡内缓(内视很低,登城易,外看雄伟,攻城难),多道护城河,如北门外就有三道,还有很多大型水柜(水库如陈公塘、句城塘、北山塘、茆家塘)与护城河州内相通,功能又与水利、港口紧密联系,仪征有坚固城墙防御体系,有充足水源通过运河城河保全真州。古城墙与建在仪征城墙中的真州水闸(《梦溪笔谈》)及从城中通过的闸河已融为一体,构成大运河世界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仪征古城墙是文化遗产地标线,古代地图无比例尺,仪征古代县志多以城墙为参照物,很多重要文物发现和考古也需借助城墙为依据,如东园在翼城内,荣园在新济桥西,新济桥在城西三里,陈公塘在县东北30里……
彭先生呼吁,扬子公园处古城墙遗址应加以保护利用。首先确定位置范围,考古挖掘,尽可能整体保护。
来源:UC、扬州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内容。
飞尔广告诚聘设计师一名
岗位职责:广告设计师,主要负责平面广告设计,能完成公司日常任务安排。
要求:1、有独立完成整个广告设计的工作能力。具备创意与重复设计的能力与意志。
2、会photoshop,对ai(illustrator)和cd(CD-coreldraw)有一定基础。
3、逻辑思维清晰,做事认真、细致,表达能力强。
4、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有很强的上进心态,能承受工作带来的压力。
5、有良好的处事心态,对企业有一定的忠诚度。
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工作时间:上六休一
薪资待遇: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