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妈一个动作房价呼呼涨,房地产再次沦

来源:反做空研究中信

作者:于小龙反做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央妈一放水,房价就喊涨!“肾虚”的中国经济似乎一滴水都存不下,有点资金就直接流进房地产。

最近,随着中美 的烽烟陡起,以及金融监管全面从严的影响,国内经济复苏再次受到打击。尤其是大量民营企业更是资金紧张,半死不活。

一季度净出口增速的贡献-9.1%,拖累GDP增速0.6个百分点。作为经济支柱的基建投资增速也比去年同期放缓10.5个百分点。中国经济面临着再次“救赎”。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向似乎“突然生变”。决策者们不得不再次打脸,在大谈供给侧、紧货币之后,再次重提“扩大内需,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4月17日,央妈再次放水,下调基准利率一个百分点,1.3万亿元流动性再现江湖。

尽管决策者们已在强调,央妈放水与楼市无关,1.3万亿流动性中确实也有万是用来偿还到期的中期借贷(MLF),但是,市场上依然有人闻到了“味道”。

房地产开发商们再次陷入狂欢,涨价声此起彼伏,尤其是缺少政策调控干预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再次蹿高,楼面均价同比大涨近26%。一线城市,尽管同比依然在下跌,但是环比却大涨39%。(来源: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CREIS统计数据。)

在面对美国的强烈挑战,贸易萎缩,经济复苏受阻的严峻经济形势下,决策层是否会重新评估之前过于乐观的经济预期,放缓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中国经济是否会重蹈年房地产调控的覆辙?一场房价暴涨暴跌的对赌,一场关于国运的对赌,有谁在“幸灾乐祸”,又有几人能够置身事外,逃出生天?

房价闻“风”而动中国经济正在腹背受敌

任志强说过,房地产就是夜壶,宏观经济不行就拿出来用。此次,随着央妈放水,有人仿佛又闻到了这股的“味道”。

各家房地产商就像苍蝇一样,寻着这股“腥”味,闻风而动。一时间房价大涨,尤其是缺少政策调控干预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再次蹿高,楼面均价同比大涨近26%。一线城市,尽管同比依然在下跌,但是环比却大涨39%。

各大媒体、网络大V,各类营销公号也是似乎同时接到了“信号弹”,铆足了力气各显其能。一时间“房价只涨不跌”“中国房价即将暴涨”“再不买房就晚了”的等等文章充斥媒体。

尽管,住建部约谈超10个城市领导,再次强调楼市调控力度绝不放松。但是,整个市场似乎已在蠢蠢欲动,各地被压抑已久的地方政府也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楼市大涨,房地产商和地方财政、以及各大媒体的广告部,都在准备各取所需,“弹冠相庆”。

就在全国上下,尤其是实体企业忙着应对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挑衅之时,就在整个企业都在面临资金紧张,期待央妈此次放水能够惠及实体产业之时,房地产行业“如此狂欢”,总有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的感觉。

一方面是,特朗普在借住 在打击中国经济,另一方面,大量投机资本在希望通过房地产与地方政府合谋,掏空中国经济最后的转型机会。中国经济正在腹背受敌。

尽管任志强把自己的行业贬低成“夜壶”,装出一副受害者的面孔。尽管作为商人,作为一个行业赚钱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依然难以掩盖,房地产,这颗中国经济的毒瘤——借住经济危机,发国难财的经济本质。

经济“肾虚”楼市是否再次沦陷?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就是市场规律,你违背了市场规律就必将受到惩罚。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天天抱怨,甚至痛恨“房地产商”有什么用呢?

要知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你自己没有发展好实体经济,是你的财政在“饮鸩止渴”“吸毒上瘾”。房地产商和媒体只不过是戳穿“皇帝的新衣”里那个讲真话的小孩,是资本在对你的政策用“脚”投票。

尽管从“供给侧改革”以来,我们大幅提升煤炭、钢铁等原材的价格,大幅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成功的进行了去杠杆、去产能,初步化解了国有企业的“经济危险”。在整体GDP的经济数字上还比较好看。

但这一切没有带动整个消费的增长。年1季度,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只有3.4%,创年以来的新低。反而,我们的家庭杠杆率已经达到了超过了50%,其中80%都集中在住房信贷。

我国大型上市银行的贷款主要方向,依然集中在住房按揭贷款。建设银行、邮政银行接近30%的贷款投放到住房按揭贷款上,农行、中行、工行也维持在25%左右。

可以说,从“出口+消费+投资”,国民经济三架马车来看,我们的消费依然被绑定在房地产上,难以启动。

同时,投资领域,除了政府投资拉动外,我们的民营经济依然处在杠杆水平过高,投资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的尴尬境地。

实施“降杠杆”以来,我们的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尽管有所降低,但是依然处在高位,依然处在%的水平以上。这意味着,即使有投资收益,也将被巨大的债务成本榨干。

我们说美国经济危如累卵,其实中国的经济也跟危险。中美 其实就是一个“比谁最先倒掉”的“比烂”游戏。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

就在中国经济转型最关键的时候,美国挑起 可以说十分恰到好处。就在中国“消费、投资”两台经济发动,重新点火的时候,美国狠狠的向“出口”这台发动机上泼了一盆凉水,一季度中国净出口增速的贡献为-9.1%,几乎拖累GDP增速0.6个百分点。

说实话,有时候不能过多的怪罪房地产,分明是中国经济“肾虚”,市场上存不住一点资金,没有房地产这个“夜壶”救急,中国经济有可能就要尿裤子啦。

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尽管是一颗中国经济的毒瘤,但是什么时候割,怎么割,还是大有讲究的。在 将近,“供给侧改革”还没有对下游企业构成重新洗牌,企业债务危机没有缓解的时期,房地产依然还有充当任志强所谓“夜壶”的角色。

跳出“暴涨暴跌”思维拷问楼市本质

那么,房价的上涨是否就意味着政府政策的转向呢?甚至有可能爆发像年那样的“政策崩溃”和房价报复性上涨呢?

笔者认为,应该跳出楼市暴涨、暴跌的逻辑思维,而从楼市对于经济的本质,来思考这个问题。中国楼市将经历一个去除垄断,引入竞争,逐渐驯化,从良的过程。暴涨暴跌都缺少经济动力。

中国楼市的兴起,发起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启动市场化经济改革以来,“缺钱”就成为了首要问题。市场没有足够的产品进行交易,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进行生产。相比于,粮食、服装、汽车等等消费品的缓慢积累,土地也就成为了快速积累资本的法宝。

大量的民间存款被土地唤醒,同时又有大量的货币通过信贷被创造出来,这些资金形成了市场投资和财政收入,钢铁、水泥、家具、家电等等行业被盘活,公路、铁路、乃至公款消费被激活,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就业和收入的增长。

我们不能否认“房产—资本—产业—居民收入+财政”的经济循环实实在在地构成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动力。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中国年正式加入WTO,中国对外出口迅速增长,加上人民币单边汇率的大幅上涨,境外资金开始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人民币依托美元大量实现超发,而不必在依托中国实体经济和消费的增长。

这固然使得,房地产乃至中国经济在资本的推动下开始迅速起飞。但是,这也导致了“房产—资本—产业—居民收入+财政”的良性大循环被打破,房产价格上涨不再依托于居民收入的提高。

房产迅速从消费品向投资品转移,房产投资也从国内投资者向国际投资者转移。中国房地产经济就此进入疯狂时期。当时,“胡温”政府曾经简单把房地产认为是“投机炒作”问题,认为只要通过行政力量,打压房地产投机、炒作,就可以解决问题。

于是著名的央行“”号文件以及“国八条”出台。政策显然没有脱离“房产—资本—产业—居民收入+财政”的旧有思路,而忽视了房地产的金融属性,结果政策只能是缘木求鱼,刀刀落空。楼市在隐忍数月后,开始报复性反弹。

“4万亿”投资之后,房地产便如脱缰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房地产在甩开“居民收入”之后,再次甩掉了“实体产业”,形成了“房产—金融空转和财政依赖”模式。

痛定思痛。依靠行政的力量而违背市场的规律,进行楼市调控,而不解决地方财政、金融失控和市场供给的基本问题,政策只能遭到市场一次又一次的反弹,以及地方政府的阳奉阴违。

加速“二次房改”彻底改变预期

有人说,是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经济调整的步伐。最终使得房地产成为了经济“夜壶”。

其实并不尽然。问题的核心是,中国政府始终没有跳出“就房论房”“暴涨暴跌”的逻辑陷阱。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看到,新一届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在加速“二次房改”的进程。国家发改委主任姜大明曾经表示,下一步将是引入更多的企业、单位参与到房地产的开发当中,同时“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

首先,政府已经意识到造成楼价高企的始作俑者就是政府自身。正是由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供应,将土地一次性财政挂钩,才导致了中国房地产业绑架政府的局面。这致使政府投鼠忌器,迟迟不能启动对与房地产也得改革。

其次,解决房地产问题,必须直击“金融空转和财政依赖”的症结。一方面开辟新的战略投资机遇;另一方面重新恢复“房产—资本—产业—居民收入+财政”良性循环。

“房子是用来住的。”有识之士多次呼吁,房地产必须重新与消费和实体产业挂钩。在落实城市土地供应“多主体、多渠道的土地供应模式“打断支撑楼市继续上涨的最后一个支柱”,彻底改变市场预期之后,从银行、从各种金融渠道打破房地长商的金融垄断,截断炒作资金。

此外,姜大明还表示,下一步还要试点房地产的长期盈利机制,不仅财政通过地产税的模式进行调整切换,在商业金融模式上,也要完善楼市投资市场,有效引导投资趋势,实现探索房地产长期盈利模式。

房地产失去了土地财政和金融垄断的支撑,将失去暴涨的动力。同时,整个市场在长期经营和金融信托的支持下,尽管由于供给增加、竞争加剧,房价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不会出现想象中的崩盘局面。

因此,尽管目前我们遇到种种困难,投机资本依然冥顽不化,更有特朗普在旁边捣乱,会不会出现像年那样的半途而废和房价一飞冲天呢?

就像姜文电影里所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相信到了年,年,随着“二次房改”的推进问题将得到初步解决,相信中国人有这个幸运和能力,真正认清房地产市场的真谛。

中国最能打的省份:械斗13年,死人上百万,够狠

来源:最爱历史作者:最爱君

咸丰四年(年),当曾国藩发表战斗檄文《讨粤匪檄》,号召天下读书人共同抵制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洪秀全早已攻下南京。

这个来自广东花县的客家人,早期活动和传教的地方,都是客家人聚集地。拜上帝会的核心成员,也以客家人为主。

道光三十年(年),八月。广西贵县一个客家富户,名叫温亚玉,打算纳已同土著汉人订婚的一个壮族女子为妾,遭到土著汉人的反对。

这件小事,引起了贵县客家人与土著汉人间大规模的械斗。

客家人败北后,房屋被土著汉人纵火烧掉。大约名无家可归的客家人,干脆加入了拜上帝会,寻求庇护,并成为金田村燎原之势的重要火种。

凝聚力强而习惯于武力自卫的客家人,在不断的移民迁徙过程中,在与比邻而居的土著的对峙中,自成一系,极易触发暴力行为。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正是土客矛盾激化结出来的“奇葩”。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民间械斗的升级版。

与此同时,他的家乡同胞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血腥大械斗。但在太平天国的“光环”下,这场战争,被遗忘了。

▲广东台山碉楼,曾经是土客械斗的产物。

1

咸丰皇帝曾向福建布政使张集馨打听民间械斗的情形。以下是君臣的部分对话实录。

咸丰帝:械斗是何情形?

张集馨:即战国合纵连横之意。大村住一族,同姓数千百家;小村住一族,同姓数十家及百余家不等。大姓欺凌小姓,而小姓不甘被欺,纠数十庄小姓而与大族相斗。

咸丰帝:地方官不往弹压么?

张集馨:臣前过惠安时,见械斗方起,部伍亦甚整齐。大姓红旗,小姓白旗,枪炮刀矛,器械具备,闻金而进,见火而退。当其斗酣时,官即禁谕,概不遵依。颇有父帮大姓,子帮小姓,互相击斗,绝不相顾者。

咸丰帝:杀伤后便当如何完结?

张集馨:大姓如击毙小姓二十命,小姓仅击毙大姓十命,除相抵外,照数需索命价,互讼到官。官往查拿,早经逃逸……

咸丰帝:命价每名若干?

张集馨:闻雇主给尸亲(死者家属)三十洋元,于祠堂公所供一忠勇公牌位……

这个江苏仪征人还跟皇帝调侃,说这些民间械斗的死难者“勇则有之,忠则未必也”。

因为福建、广东的械斗传统“声名在外”,被任命到这些地方的官员,多少都有点头大。

清代不许官员在原籍任职,派到闽粤两省的外地官员,因为语言障碍,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的政治环境。

当地大族一般也不会把外地来的地方官放在眼里。

粤东民情彪悍,惠州、潮州、嘉应三地最能打,也最敢打。地方官想在这三个地方征收钱粮,要募集一帮更能打、更不要命的人下乡催收,否则一个子儿都收不上来。

最离谱的是潮州府下的普宁县,不要说收不到钱粮,就连官方的户口登记系统都是瘫痪的,当地人处于政府压根管不着的状态。

这么彪悍的百姓,都是在宗族械斗的传统中练出来的。

郭嵩焘代理广东巡抚期间,发现粤东的风气,已经影响到了广府一带,东莞、新安(现深圳市)诸县,在彪悍斗狠方面,跟潮、惠的风气相当接近。这些县的富家大族,自行营造土城,大量购买枪炮,干啥呢?干强抢豪夺的勾当,俨然地方一霸。

离省城那么近,派兵去抓捕,派的人少了,他们就公然拒捕,派的人多了,他们早已收到风声,逃之夭夭。

当时,在全国的军事版图上,潮勇跟湘勇、楚勇一样,以强悍、能打死仗出名。在省内,东莞勇则与潮勇齐名,都相当强悍嗜杀。这其中,还有一支客勇。客勇也不是吃素的。

咸丰四年(年),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广东天地会发动了洪兵起义。

洪兵的目标是“擒龙拿虎,劏羊拜佛上西天”。翻译一下,就是拿下石龙、虎门(现均属东莞)、广州(俗称羊城)、佛山,然后挥军西进广西。

可以看出,洪兵的活动范围集中在广州及其周边一带。

官府对付洪兵起义,倚仗的主要力量就是客勇。当时率官兵在新会、鹤山边界抗击洪兵队伍的赵源英,对客勇打仗之英勇,印象深刻。

赵源英的官兵中,有名鹤山的客家人。他说,这些客家人身裹旧棉胎,天气很热也不解下来,迎着敌人的炮火前冲,直到与对方肉搏,用刀相互砍斫,生性相当勇狠。

▲客家土楼最能反映客家人的族群特性。

2

官府招募客勇对抗洪兵,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一个是,清廷正规军无论是八旗、绿营,当时已经腐败堕落到不堪重用。

更重要的是,洪兵的参加者多是土民(珠三角本地居民),官府深知客家人与广府人素有嫌隙,矛盾很大,所以想利用他们的对立情绪,激发客勇的战斗力。

这一用心,蛮险恶的。

不过,广东土客之间的矛盾,也不是什么秘密。后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攻打广州城的时候,英国人一度就想利用客家人与广府人的矛盾,打算从香港招募一支由名客家人组成的特种部队支援攻城。

珠三角的土客矛盾,是由移民引起的。

明朝晚期以来的人口增长趋势,使人均土地占有率下降到了危险的临界点。广东的数据是,从年人均耕地27亩,降到年代后半期的人均两亩多,进入19世纪后,更减少到不足两亩。

许多家庭必须应对这个残酷的问题:要么弃农从商,要么移民迁徙。

全家、全族乃至整个乡里前往外地,寻找可供耕地的土地,这种情况在闽粤两省,时常发生。这样,客人(新迁入者,即客家人)与土著(先迁入者,即广府人)势必产生资源的竞争。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暴力的使用。

在广东省内,客家移民从东部的嘉应州、惠州府西迁,进入广州府、肇庆府之后,与当地土著的矛盾和冲突,就此埋下了引线。

广府人早已占据了当地最好的资源,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压迫新来的客家人,还在文化上歧视、丑化客家人。他们称客家人为“匪”,为“贼”,或者给“客”字加上反犬旁,表示客家人野蛮、未进化。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关于语言的鄙视链。我们知道,中原人瞧不起南方人(包括广府人),一个根本原因是语言不一样,无法沟通,所以直接嘲笑南方方言是“南蛮鴃舌”。结果,作为被嘲笑的对象,广府人竟然把这个词捡起来,用到了处于鄙视链更底端的客家人身上。

别人嘲笑我的,我将转嫁到别人身上。人群的优越感,往往通过这种鄙视链来传递。

土客双方最终酿成械斗,表面原因大多正是因为语言沟通而起,故而也被称为“分声械斗”。

处于鄙视链底部的人群,从来不会甘愿受鄙视。所以,面对中原人“鸟语”的嘲笑,广府人的回应是:我们才是中原古音。同样的,面对广府人“鸟语”的嘲笑,客家人的回应是:你们也配?我们才是真正的中原古音。

这正是:别人用正统打击我,我就建构一套正统反击他。

▲电影剧照:小型械斗现在各地仍时有发生。

但是,语言分歧还不能算是土客械斗的根本原因,经济和制度原因才是。

客家人为争夺坟山、墓穴,而引发的民间械斗,在闽粤两省的发生频率,就跟在东北见到“你瞅啥”“瞅你咋滴”之类的骂架一样普遍。

客家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争夺坟地?其实,从制度上就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

清代律例对客民在移居地落户,作出了极其严苛的规定。严苛到要求客民须在该地居住20年以上,且须置有田产、庐墓,才能够申请落籍。

客家人为了获得法定身份的认可,于是一方面努力积累经济实力,购置田产,另一方面还必须谋求墓葬之地。

跟现在一样,户籍不仅是合法身份的象征,还是谋求向上流动的必要条件。

最关键的,就是学额(府县生员录取的名额)分配。因为土客学额之争,使得双方的士绅都抛弃修养,直接成为械斗中的带头人。

客家人谢元位,原籍嘉应,乾隆十一年(年)起携眷寄居高明县,置有田产。乾隆三十二年(年),他的儿子谢国佐,以寄居满20年,申请在高明县参加科举。

结果,土著生员谭瑛等人极力阻挠。高明知县因此批复称,谢国佐有原籍,应回原籍考试。

谢国佐不满,告到省里,得到的还是同样的结果。

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年),整整十年,谢国佐仍不死心,一直在为学籍之事上访。尽管清朝律例明确规定了落籍、学额等条件,谢国佐认为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规定,但在地方势力的干预下,他的执着,如泥牛入海。

在这期间,高明土著士绅也没闲着。他们也在一路控告谢国佐等客籍生员冒籍捐官的问题。

双方控诉往来,最后以土著的胜利告终。

客家人争取入籍与学额之路,异常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一直到乾隆五十二年(年),在一些客家人集中的县州,政府才准许另编客籍,单独给予一定的生童名额。尽管名额很少,限制颇多,但客家人在科场上总算有了一席之地。

发出《讨粤匪檄》的曾国藩,早年考科举,经常抱怨自己没天分。如果他是一个客家人,他或许连抱怨天分的资格都没有,他要先抱怨制度不公平。

▲械斗场景。

3

从清初算起,经过多年、五六代人的隐忍抗争,到道光、咸丰时期,广东中西部的客家人已经不像他们初来乍到那会儿,满足于蜗居穷乡僻壤,做佃农帮佣。

一些家族开始“反客为主”。

这些发展起来的客家人为了取得广府人的田地,引诱土民子弟参与赌博,通过借贷给他们,最终让他们以割让田地来偿清巨额高利贷。

广府人压迫客家人,这么多年,压迫习惯了,突然面对客家人的经济崛起,没有羡慕,只有嫉妒恨。客家人则一直不习惯被压迫的日子,总在寻求机会“反客为主”。双方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

咸丰四年的洪兵起义,给客家人送来了复仇的“机会”,也最终将一场旷日持久的土客大械斗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最爱君前面讲过,广东官府因为正规军战斗力不行,于是通过招募客勇剿匪。这些客勇杀红了眼,最后假公济私,开始有意识地报复广府人。

鹤山、开平等地的客勇最早偏离了帮助政府镇压洪兵的轨道,将矛头对准日常生活中的“仇人”——广府人。他们任意指认土著居民为洪兵成员,肆意屠杀,然后占据其田地、坟山。

其中,打杀广府人最落力的是武举人出身的客绅马从龙。他请得两广总督叶名琛的准许,以带领客勇清剿洪兵余孽为名,诬蔑土著为匪党,肆行杀戮,使得这股报复土著的仇杀之风,蔓延至广东多个县。

这场土客大械斗,从咸丰四年(年)开始,持续到同治六年(年),长达13年。有学者估计,在这场械斗中,双方的伤亡达五六十万,即每年四五万或每天在—人左右。

这是一个偏保守的数据。根据广东地方文献记载,这场大械斗的死亡人数当在百万级别。民国《赤溪县志》记载此事说:“仇杀十四年,屠戮百余万,焚毁数千村,蔓延六七邑。”

根据历史学者刘平的研究,土客大械斗的波及范围应该在珠江西岸的17个县,包括鹤山、开平、恩平、新宁、新兴、阳春、阳江、高要、高明等等。

史载,当时土客双方的日常生活已经进入军事化状态,“士农习战,人皆带剑,户尽佩刀,巨炮洋枪,视为故物,碉楼寨栅,俨若长城”。

▲历史上客家人迁徙示意图。

客家人诉诸暴力,广府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在周围各县土客械斗战火烧了两年之后,咸丰六年(年),新宁县土绅李维屏等人联络开平、恩平两地土绅,图谋共同“灭客”。为了取得广大土著的支持,这些土绅极力宣传客勇仇杀土民的行径,土民为求自保,纷纷响应,采取武力对抗客民。

于是,广府人用红旗,客家人用白旗,分旗列阵,互相动员,双方的血腥残杀在一片红白之间,渐渐失去了边界。

械斗最激烈的时候,双方都采取“铲村”政策。就是说,聚集武装,血战到底,摧毁对方的村庄,抢掠妇女财物,最后一把火把村子烧了。被害的一方则重新聚集力量,杀回来进行报复。如此往返,死的死,逃的逃,田园大片荒废,村落成为废墟。

新宁东路的赤溪一带,客家人与本地人向来相处和睦。咸丰六年(年)四月,客民知道械斗不可避免,但为了维持和平局面,还是努力通过土民士绅,在一座庙内歃血会盟。土客双方立下毒誓:谁先开启战端,谁就遭灭族天谴!

然而,再毒的誓言也挡不住理性的丧失。仅仅一个月后,广府土著在赤溪一个叫火烧寮的地方先动手,杀死一名客家人。

战端开启,遂不可收拾。赤溪三面环海,北面又是广府人聚集地,客家人无路可逃,只能应战。这一战,就是整整11年。

最惨不忍睹的一次,是河洲村的械斗。广府人雇请匪勇分路来攻,客绅钟毓灵率壮丁抵御,立寨固守。钟还约请周边客村联合设防。但终归抵挡不住土民的强大攻势,此战,河洲村男女死了数百人,领导者钟毓灵则被掳到新宁县城进行肢解,土民争啖其肉,惨不忍睹。

咸丰七年(年)正月,新宁县内许多客村相继沦陷,成千上万的客家人只好趁夜西迁。其中一路西迁的客家人在凌晨时分,遭遇广府人伏击。突然锣声四起,广府人分头截杀,客家人惊慌四散,最终遇害者高达余人。这是土客互斗以来,客家人被杀最多、最惨的一次。

这次遭遇战给客家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惨痛回忆。客家人认为,当天因为扶老携幼西迁,行程缓慢,加上沿途经常有婴儿啼哭,这才被广府土著察觉并连夜纠众截杀。

此次教训之后,客家人凡是携眷迁徙,途径土民聚集地,都要用棉花塞住小孩的嘴,或用鸦片烟膏涂口,让小孩醉而不啼,但因此闷死的小孩不在少数。

客家人的另一次大厄运同样发生在迁徙途中。当时新宁西路的客家人富户迫于原居住地被广府人占领,集体乘船迁往曹冲、赤溪。不料,出海即遭遇海盗抢劫,被劫去金银20余万,男女被杀及封闭船舱内闷死者达0余人。

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除被杀戮外,年轻男子还被广府土著掳掠,运到澳门,再转卖往秘鲁、古巴作苦力,俗称“卖猪仔”。土客大械斗期间,被土民掳卖的客家人,人数大约两三万。

客家人损失惨重,但广府人也付出沉重代价。史料记载,当时“凡土客互斗地方,皆白骨遍野,骷髅成堆”。

▲如今的台山赤溪。

4

总体而言,因为人多势众,广府人在械斗中相较客家人占有军事优势。但这还不够,广府人利用政治优势,不断向上控告,由县到府,到省,再到北京。

他们的控告实际上怀有强烈的私心,不是要官方派人客观调解土客双方的矛盾,而是单方面请求官方派兵驱逐、弹压客家人。

广府士绅的“上访”起初并未引起重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洪兵叛乱初期,参加者多是广府人,官方决定招募客勇讨贼,所以不可能站到广府人一边;二是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不良大局,拖住了政府的心力,土客械斗被当作民间私事冷处理。

同治四年(年),广东恩平举人冯典夔到京上访(即“京控”),指称客家人自倡乱以来,前后杀广府土著十余万,焚毁村庄、劫掠妇女不可胜计,要求朝廷出兵平定“客匪”。

当时的广东代省长(署广东巡抚)郭嵩焘对冯典夔的控词提出辩驳,客观地指出土客双方经年累月的大械斗,根本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可言,也没有是非曲直可论,而且双方互相掳杀,伤亡都很大,各至数十万人。

郭嵩焘说,在大械斗中,土客两方都不可理喻,都无比残忍。“客民残杀土民,掘毁坟墓,洗荡村庄而以为固然;土民残杀客民,屠灭种类,霸占田产而亦以为固然。”

总之,双方都彻底失去理性,应各打五十大板。郭嵩焘强调,切不可光听广府人的一面之词。

▲郭嵩焘。

朝廷吸纳了郭嵩焘的意见,专门发文强调,处理土客冲突,要一体同仁,应该“分良莠”而不是“分土客”。

但在实际执行中,政策还是变了形。官方态度明显偏向广府人,批准广府人建立团练,剿办“客匪”。政府也不时派遣军队围剿客家人。果然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等到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洪秀全去见了上帝之后,帝国大局逐渐安稳下来,官府才有心力去应付广东的土客大械斗。

一个隐秘的原因是,帝国统治者也害怕,迁延日久的土客械斗发生性质演变,由民间互斗变成举旗叛乱,再生出一个太平天国,那大清剩下的半条命就要彻底搭上了。

接替郭嵩焘出任广东巡抚的蒋益澧,莅任之初,就定下剿办“客匪”的政策。

蒋益澧是湖南人,左宗棠的亲信。他调来数万湘勇,用于剿办“客匪”。但在实战中,这些大名鼎鼎的湘勇,对阵客勇并未尝到甜头,反倒时常吃败仗。

原因很简单,客家人久经战斗,视死如归,又恨官兵不察客情,助土为虐,所以打起仗来尤为勇猛。

广府人对官军也时常不领情。他们不时会伏击官军与客民。潮州总兵卓兴一路护送投诚的客家人,行至恩平之唐劳一带,恩平、开平等县的广府土著沿路掳杀客家人余名,还劫杀护送的官军,进攻官军营盘。此事令卓兴大为恼火。

广东,被称为中国最能打的省份,从土客双方对待官兵的态度和战绩,可以知道这个称号不是盖的。长期的暴力械斗传统,实际上使广东民间形成孔飞力所说的“地方军事化”。他们有胆量,也有能量抗衡官方势力,一旦他们认定官方不能遂其愿的时候。

在剿办“客匪”时,蒋益澧使用一种叫天花炮的炮弹,一旦落地炸裂,十丈之内,房屋倒塌,全无活物。

不过,客家人很快观察发现,这种炮弹由火线引爆,从坠地到爆炸,有个时间差。于是妇女儿童每次看到炮弹射落,争先跑上去,摘去火线,将炮弹交给客勇指挥者。

听到消息后,估计蒋益澧整个人都黑线了。

这也促使蒋益澧产生了从剿到抚的思想转变。据说,蒋益澧在巡营时曾登上山顶,望见客家人的堡垒内,男耕女织,儿童读书,井然有序,恍然大悟客家人非贼,他们只是守死自卫而已。

客绅头目此时也冲到军营,面谒蒋益澧,表示愿意放下武器,拥抱和平。蒋益澧大为感动,即刻转向促使土客息斗和好的路线。

同治六年(年)四月,一批客家人前往广府人的地盘内扫墓。

过去的十余年间,土客双方互有攻占,导致广府人有祖坟落在了客家人占有区内,客家人也有祖坟落在广府人占有区内。蒋益澧促进土客联和的第一招,就蛮打动人。他谕令土客绅民不得阻拦客家人或广府人互相入境扫墓,尤其应当妥当保卫对方的祖坟。

早已厌战的土客双方,此时内心的愤怒被短暂软化。

作为土客议和的一个主要成果,官方将客家人相对集中的新宁赤溪单独设厅,听任客家人迁入。民国元年(年),赤溪厅改赤溪县。

持续了13年的血腥大械斗,落下帷幕。但它在土客双方的集体记忆中,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此后,一旦陷入现实的口角,广府人和客家人就会轻易调动历史的仇恨,再次撕裂那个表面已经愈合的伤口。

郭嵩焘曾近距离目睹那场血腥大械斗,他为此反复哀叹道:“劫运生于人心,人心知悔则劫运立消,人心交相为构则劫运滋烈。”

但愿我们的民族,可以以更文明的方式,调解彼此的争端,永远不要陷入残暴而非理性的缠斗。永远!

赞赏

长按







































银川白癜风医院
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w/3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