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41019/4497438.html
(本文刊登于常州吴文化研究会《中吴》07年4期)
又见奔牛风物篇(非物资文化遗产)
王伟庆
奔牛的“精神之光”在哪里?只有在传承的历史文化中去找寻源泉。无锡找到了“太湖文化”,湖塘醉卧于“淹城文化”,孟河启动了“齐梁文化“。社会与历史,人与自然的发展的逻辑是自然法则,任何人都不例外。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是主人的礼仪;在一个地方,最让人难忘的是本土文化。讲文化已成为一方古镇、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主流。
又见奔牛,拉开那尘封的窗帷,讴歌那灿烂的文明,古镇奔牛必然是文化名城常州的最闪耀篇章,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奔牛冠“中吴镇级文化”当之无愧!这里的水会歌唱,这里的树会舞蹈,这里的桥会朗诵,这里的人民会编织,织就那一幅幅幸福蓝图。
“又见奔牛”是笔者数十年于“睡牛”的魂牵梦绕,“你还记得我吗”是沧桑奔牛的昵问。
“奔牛乡来好地方,牛羊满圈鱼满塘”,笔者就以这奔牛古老民谣开篇吧!
一、奔牛酴醾酒
酴醾酒,一种用酴醾花和糯米粉做的圆形“酒引”,然后再与蒸熟的苏南糯米搅拌发酵而成。此酒又叫“奔牛甜白酒”,盛于唐宋,明清时期经运河传播于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声名远播。这是奔牛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今天常州舌尖的骄傲。
北宋奔牛建闸,商贾云集,至南宋天下税赋十之七(陆游语),所以时下奔牛发达的商业带来了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大发展,而“酒”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南来北往客商和文人墨客的主唱。
风华大宋朝:苏轼(宋)《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我知子,今日陈蔡谁従丘。
夜航争渡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痺,故乡不敢居温柔。
空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従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诗人在奔牛做的这首诗中居然两次提到“酒”。东坡先生十一次来常州,最后定居东坡公园孙氏馆。诗人好酒是有名的,而每次都必须在奔牛逗留也是肯定的。“秋日未已,而酒白色,此何等酒也?”东坡年谱:建靖元年,六月自仪征避疾渡江,再见奔牛埭,先生独卧榻上------可以看出诗人晚年曾在奔牛客居就医。
除了苏东坡,北宋大文豪王安石在常州任职时也爱上了酴醾酒,还有陆游、杨万里等,“奔牛酴醾酒”一下子声名鹊起,喝奔牛酒成为时尚。
北宋张侃,《四库总目》传于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由此可见,当时奔牛酒的销量之大,以至朝廷专门派遣官员收税。
风华元明朝:
元末明初大诗人谢应芳(常州奔牛人)在其诗《张仁兄弟濠梁蒙恩还乡》 客行二月初三日,诗到千墩寄二难。
且喜江南春气早,不闻濠上雨声寒。
花时多酿酴醾酒,芳馆重修芍药栏。
往事真成塞翁马,正须招集笑相看。
注解:芳馆为“星月祠“,奔牛”老八景“之一,在奔牛廵检司旁。其家世诗:东谢庄、西谢庄,东西奔牛十里强。所以谢应芳一直把自己看做奔牛人。
风华大清朝:
清梁晋竹在其《两般秋雨随笔品酒》中为奔牛酴醾酒写道:论其(奔牛酒)品格,亦止如苏州之福贞,惠泉之三白,宜兴之红友。清末金武祥《栗香随笔》云:吾乡奔牛镇古名金牛,为郡西孔道,出美人名酒,明末陈园园,吴梅村作《园园曲》。又古云,不喝奔牛酒,枉向江湖走。
风华民国:
随着铁路的建成,沪宁线上所有城市的“白酒药”大部分有奔牛提供,特别是上海,每天都有从奔牛火车站发货。当时奔牛有个商号叫“沈泰昌”,为苏南最大,年销“白酒药丸”达数十吨,不少老上海老南京都知道。由于品质好,市场上还出现不少假冒产品,为此,“沈泰昌”还专门印制“打假广告”。
如图
当时“沈泰昌”在奔牛种了十亩地的酴醾花,而奔牛地产优质糯米又保障了“酴醾酒”的高品质。为此,笔者开始在奔牛寻访酴醾花历程,几年中走遍奔牛上百村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鱼塘边找到了一株酴醾花。
“奔牛酴醾酒”完全有理由、有底气、有必要申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
二、奔牛萝卜干
常州特产五香萝卜干是常州经典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中国最为著名的萝卜干之一,先后荣获江苏省传统优良食品和部优质产品奖,钟楼区已经申报江苏省“非物资文化遗产”。
正宗的常州萝卜应该以奔牛扁担河(直渎、白鹤溪)以东,大运河以南出产的萝卜精制而成。由于这里独特的土壤,生产出来的红萝卜皮色鲜红,圆整光滑,肉白细密,味甜脆嫩。笔者二十年前有次去奔牛街上买萝卜干,看到一排七八位卖萝卜干的老人,我一个一个地问他们家的位置,老人们都觉得我这人很奇怪。当问到来自奔牛何家大队的一位老翁时我特别开心,他篮子里的就是我想要的。然后我对他们讲了原因,并一起来品尝比较,呵呵,普及了一下。
百年来,常州萝卜干主要以武进腌制厂(奔牛)、新闸(北港)和邹区三大萝卜干厂为主,特别是奔牛东街的那厂的产量为最大,据老厂长陈正荣、张国平讲,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从这里出口去国外的每年有一千多吨。
0年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出席常州机场新航站楼全面启动仪式后下榻青枫苑宾馆,问及青枫公园属地是否奔牛时,迟老还念念不忘盛产奔牛的萝卜干。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立即启动“常州萝卜干原产地保护程序”,做好奔牛这一“非物资文化遗产”名片。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机遇!
三、奔牛大青豆
奔牛大青豆是我们常州特有的中国最好的“菜用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铁、磷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是当今公认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上个世纪,奔牛大青豆大量出口东南亚及欧洲。但今天,随着土地的退化,污染的加剧,奔牛只有个别农户种植,濒临灭绝,而却品质大不如前。
笔者数十年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