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有一片拍卖的蓝海,最最适合捡漏画事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

画事君说

秋拍季又来,国内的拍卖又开始热火朝天起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拍卖已经从新生事物,变成了一片红海,无论是哪里的拍卖,不管多低的起拍价,只要有好画,就能引起一场厮杀。已经不知道艺术品市场是在低潮还是回暖,总之想要以合适的价格买到一张喜欢的画,那是越来越难了。

于是,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可谓是书画拍卖的蓝海。这就是福建东南拍卖的书画专场。

福建东南拍卖,其实在业内非常有名,只是他们的强项在寿山石这个细分的品类,毕竟福建是寿山石的产地呀,每次的寿山石尤其是田黄拍卖,总能在朋友圈掀起刷屏之势。但如今他们也开始进行书画板块的发展了,并且能从一季一季的拍品中看到,他们在进步。到了今次拍卖,书画板块已经达到国内二线拍卖的水平,但地处东南单打独斗的这家拍卖,定然没有那么多买家去,那么就意味着,竞争者少了很多,所以,这是一片拍卖的蓝海。

那么今天,画事君就把他们图录中的好拍品挑出来,供大家参考,并且祝你捡漏成功。

福建的拍卖,首先自然要是福建的名头。

Lot58潘主兰年作甲骨文书法对联

水墨纸本立轴

题识:集龟甲兽骨文字,多识名言登大雅,但行好事得高年。琴官同志属书,潘主兰,一九八四年九月。

钤印:潘(白)、世人(朱)、子孙永保(朱)、推陈出新(白)

尺寸:×9cm约3.5平尺

RMB:50,~60,

第一件,我选了潘主兰这件甲骨文对联,文雅内敛体现文人气质。

潘主兰是福建的一位大书法家,大家可能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定知道启功。中国有一个书法最高奖项,年,中国办了一个书法评比,是建国以来书法界首次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学术评奖活动——“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终身成就奖”,两位获奖者,一位是启功,另一位就是潘主兰。

因为地域不同,年出生的潘主兰一辈子呆在福州,也因为他书写的内容甲骨文更加难懂,所以潘主兰的名气没有启功大,但在专业人士眼中,他们的艺术成就不相上下。

甲骨文是以刀在龟甲兽骨上契刻而成,所以刀锋的痕迹会很明显。毛笔质软,要表现出这种劲瘦锋利的感觉,很不容易,但潘主兰却能够做到。作为西泠印社社员,他多年来精研篆刻,因此下笔如运刀,这幅甲骨文对联中,起笔收笔利落干净,毫不拖沓,又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坡面,结体转折冲切有如节棱,但衔接得又有很自然。

潘主兰在题识中写“集龟甲兽骨文字,多识名言登大雅,但行好事得高年。”写这幅字时,他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但笔力却依然劲健如刀,所“刻”字体细瘦,刚硬如铁线篆,非常难得。

Lot74潘主兰年作山水

水墨纸本镜框

题识:元季无锡倪云林、松江曹云西,皆拥有园林之胜,亦皆善山水画,以平远取势,此帧格局仿云林笔意,参云西,可谓倪曹合作,鉴者应知余之所向也。潘主兰画于荔水邻居,年七十七。

钤印:荔水邻居(朱)、松门林氏欣赏(朱)、潘(白)、主兰(白)

出版:

1.《素心潘主兰艺术研究会会刊》P38,福州市美术馆潘主兰艺术研究会,年.《启功潘主兰书画集》P,江西美术出版社,年

尺寸:67×33cm约平尺

RMB:80,~,

潘主兰不仅精于甲骨文,在书画摹古方面功力也很深。这幅山水作于潘主兰七十七岁之时。山水布局明显参照倪瓒最为典型的“三段式”布局。

近景洲渚上的小树,以及稍远处树下茅屋,相互呼应,平淡天真;中景茫茫江水中横立几块礁石,过渡到远景的隔江山色;远景的山体向上拔高,天际全部留白,使整体意境更加清旷悠远。而树石的线条,却不像倪瓒那样萧疏枯淡,而是模仿曹知白,用细笔皴擦出清润秀逸之感,确实很得两家精髓,因此潘主兰戏称此作“可谓倪曹合作”。

而二者结合后呈现出的新面貌,是潘主兰带给我们的惊喜。

Lot7谢振瓯丙戌(年)作观音

设色纸本镜心

题识:振瓯敬艁。丙戌永嘉普诛抄经时客杭州。

钤印:一心供养(白)、永嘉谢氏(朱)、振瓯(白)、永嘉(朱)

释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

尺寸:×5.5cm约5.1平尺

RMB:55,~80,

当代画家谢振瓯虽然不是福建人,但90年代后大部分的艺术活动在福建,但他又曾在陕西国画院供职,所以你看他这幅观音,具有唐代风格,面容饱满圆润,法像庄严,气度雍容,又不失亲和感。

说到此处不得不感慨,在现代交通工具如此发达,已经消灭了地域画派产生的可能性。

谢振瓯在后期的图案纹饰创作中,比较贴近精神性象征符号。佛教本身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用笔下的纹饰,展现一些抽象的思想,也是一个办法。

这位菩萨衣纹流畅,宝相庄严,一旁释文平实、真率的笔法不难看出画家抄写佛门经典《心经》时的恬淡心境。

Lot林纾山水

设色纸本立轴

题识:清如先生雅属,林纾写。

钤印:林纾(白)

尺寸:5×33cm约1.5平尺

RMB:80,~,

说起福建乡贤,前面二位虽然说得早,但辈分还得往后排,这儿还有一位非常有名,有名到上了历史课本的林纾,他最著名的身份,是中国最早的翻译家,翻译了《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黑奴吁天路》等世界名著四十多部,包含大仲马、小仲马、莎士比亚、狄更斯等等世界著名作家。但神奇的是,林纾本身并不会外语,他听译者把故事讲给他听完后,提笔写成文言文,然后出版,而且他的翻译速度极快,常常是口述者未毕其词,而林纾已书在纸,能一时许译就千言,不窜一字。

这个奇人,更奇的是还画一手好画。

林纾这件山水作品,可以看出绘画功底非常扎实,走传统的道路,同时描绘了山水和垂柳两大主题,垂柳于近景分落于小丘,中景温婉,竹林葱茏、江水粼粼,远景青山、云海连绵起伏,整幅画游人、耕农点缀其中,悠悠山水也生出生活气息。

林纾擅长画柳,自谓“补柳翁”,他下笔浓密,意境却分外疏朗,余味悠长。

Lot伊秉绶五言联

水墨纸本立轴

题识:句赠云冈三兄老先生并正之。嘉庆八年二月朔,汀州弟伊秉绶。

钤印:伊秉绶印(朱)、故太守章(白)、寒玉斋(朱)

释文:政声韩吏部,经义董江都。

鉴藏印:

1.曾经贵池南山邨镏氏聚学轩所藏(白)

.之泗嗣守(朱)

题签:伊墨卿五言联精品上下

出版:

1.《墨盦集锦》第二册,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伊秉绶隶书墨迹选》P1,上海书店出版社,年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P58,台北蕙风堂笔墨有限公司出版,年

4.《伊秉绶书法选集》P4,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

5.《历代名家书法经典-伊秉绶》P38,中国书店出版,年

6.《伊秉绶法书大观》P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年

7.《伊秉绶书法精品选》P0,西泠印社出版社.年

8.《伊秉绶法书集粹》P35.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年

尺寸:×5cm约.9平尺(单幅)

RMB:1,,~,,

但在书画这块,伊秉绶才是福建最大的咖。

乾隆进士伊秉绶,在老百姓心中首先是个好官。他人生最后一个职位,是扬州知府,在位期间做了不少造福百姓的事。辞官回乡时,扬州数万市民哭着送别他,可见他深得民心。然后,他才是一个书法家。为官之道,有纪晓岚教他,书法之道,他则向刘罗锅刘墉学习。

这幅五言联,内容赞颂了唐代韩愈(韩吏部)和西汉董仲舒(董江都)两位大儒的功绩和贡献,他题赠这幅联给云冈先生,也正说明了他心怀同样的高远抱负。

伊秉绶最擅长篆隶,而这幅隶书的感觉,正像他的为人,中正沉稳,每一处落笔,都劲力十足,气度太自信了。这种复古的风格,承袭自汉隶,但结体格局又比汉隶更加灵活壮阔,自成一格,非常精彩。因此他在清代,也是与邓石如齐名的大家。此幅作品经多次出版著录,收藏价值颇高。

不管热点怎么轮转,书画拍卖的中流砥柱,还是这些近现代名家们。

Lot88张大千墨荷、徐云叔跋

水墨纸本镜心

钤印:

1.墨缘(白)、徐君(朱)、云叔(白)

.大千居士(朱)、张爰(白)、大风堂(朱)、大千豪髮(白)、荷华入梦香(白)

鉴藏印:卿云鉴赏(朱)

释文: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太白诗题大千居士妙笔。徐云叔。

尺寸:38×66cm约.3平尺/44×64.5cm约.6平尺

RMB,~,

张大千首当其中是中流砥柱,而他的荷花题材,则是他最喜出名的“大千荷”。

大千荷的画法,最看重荷秆。这件泼墨荷花的荷秆稳稳擎着荷花叶片与花朵,叶片由淡墨扫出再着浓墨写了几笔,有浓有淡,层次分明。花瓣亦用浓淡对比衬荷花色泽,着笔利落,富有勃勃生气。

此作附有书法家徐云叔题李白《古风》诗:“碧荷生幽泉,朝日艳目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Lot93溥儒山水

设色纸本镜心

题识:翠巘开青壁,丹林映夕阳。心畬。

钤印:心畬(朱)、溥儒(白)、松巢客(朱)、江天水墨秋光晚(朱)

尺寸:13×33cm约3.9平尺

RMB:30,~,

南张北溥,但南张一直卖的比北溥要贵多了,好在今年溥二爷行情看涨,好作品出来都会被抢。

这幅《翠巘开青壁,丹林映夕阳》,属于山水作品中的小精品,典型的溥二爷遣兴笔墨。

山崖错落有致分布画面两侧,眼光随着画面慢慢下移,如有徒步跋涉山中之感,一顿劳累,待到画面底部又遇上悠然登山的行人,再重获悠闲。所用笔墨天真幽淡,敷色清润雅致,色墨相融,浑然一体。

Lot89陆俨少年作慈元庙风景

设色纸本镜框

钤印:俨少(白)、嘉定(朱)、古欢阁(朱)

出版:

1.《陆俨少全集》(一)P61,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浙江四大家》P53,西冷印社出版社。

尺寸:34.5×45cm约1.4平尺

RMB:,~,

陆俨少的非应酬作品,也一直在拍卖上十分抢手。这件慈元庙风景,属于比较少见的写生类作品。

慈元庙,原庙建于年,建有大忠祠、忠义坛,祠内两侧建有哀歌亭、斋宿亭等,年毁于战争,年新会县政府在原址重建。

年,陆俨少去的就是重建的慈元庙,他当时心情很好,因为“一九六一年我五十三岁,国庆日时摘去右派帽子,问题虽未完全解决,但情况好了一些”。

这幅画也被许多人看作他风格转向成熟的代表之一。

整幅画面由近及远,近处颜色用得很妙,或染或白描,色调均匀又不忘记强调庙宇主体,中景留白巧作江水,皴擦和渲染交替着画出远处山石,连绵起伏的山川透着无尽苍茫。如此细致的排布,已然道出画家落笔前的胸有成竹。

Lot90刘海粟丙辰(年)作荷香

设色纸本立轴

题识:近来清恬避人尽,不是青莲不许酬。清湘句。维和仁兄正,丙辰春分,刘海粟笔。

钤印:刘海粟印(白)、九关一(朱)、十里荷花(朱)

尺寸:×68cm约8平尺

RMB:,~,

早年留学欧洲的刘海粟,很擅长将西方绘画中的强烈色彩和简练线条放进中国传统绘画。

大块面的石青石绿泼彩与墨气浓郁的荷叶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鲜明的色彩裹着交织穿插的荷杆生机盎然地映入眼帘。

“近来清恬避人尽,不是青莲不许酬”居于画面左侧,该诗源自清初画家石涛。莲花,大概是中国画家的集体爱好。

Lot91刘海粟庚戌(年)作风雨暮归图

设色纸本立轴

题识:泼墨狂扫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效夏禹玉,庚戌冬至前五日寄。维和先生博教,刘海粟。

钤印:刘海粟印(白)、清白传家(朱)

尺寸:18×67.5cm约7.8平尺

RMB:,~,

疾风骤雨,雾气重重,淡墨狂扫造出风雨交加之势,“拖泥带水皴”技法让山石尽显打湿后的润泽质感,再看旁边刘海粟自题的两行诗“泼墨狂扫风雨快,笔所未到气正吞”。

不由替画里躲雨的小人儿捏了一把汗,这雨可是下得大,要跑快点!

Lot10启功年作书法

水墨纸本立轴

上款人:林巧稚,中国医学界的泰斗,医院妇产科医生,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成功接生过5万多名婴儿,有“万婴之母”美誉。林巧稚一生未婚,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卫生事业。

题识:巧稚大娣八旬荣寿,一九八一年秋日,启功书祝

钤印:启功之印(白)

释文:慈爱仁寿

出版:

1.《启功全集》第十七卷p5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1年

.《启功遗墨展》P.9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1年。(无出版物)

尺寸:9×45cm约3.7平尺

RMB:,~,

启功也是从民国走到现代的大师级作品,其书法也不少见。

这件作品中的“巧稚大姐”指的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医院妇产科医生林巧稚。

“慈爱仁寿”这四个字是赞美林巧稚对事业的付出,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自己却无丈夫子嗣,终其一生为医学奋斗。

启功在她八十大寿时写了这幅字做礼物,寥寥几字更衬“启体”清劲典雅。

Lot启功行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立轴

题识:启功。

钤印:启功之印(白)、元伯(朱)

释文:事冗书将零碎读,时来花自整齐开。

出版:

1.《启功全集》第十九卷P5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启功潘主兰书画集》P5,江西美术出版社,年

3.潘主兰艺术研究会会刊《素心》—“南北两兰亭”启功潘主兰书画展.特辑P36

尺寸:97.5×5.5cm约.平尺(单幅)

RMB:,~,

“事冗书将零碎读,时来花自整齐开”寓意:事务繁多时将零碎的时间用以读书,日积月累自然有“整齐开花”之时。

这幅行书七言联线条清劲隽美,落笔干净利落、方圆并用,写得周正端庄,是鲜明的“启体”。读书重在静心,联里所含之意正是勉励冗于琐事的文人墨客。

Lot徐悲鸿年作奔马

水墨纸本镜心

题识:惜度先生雅属,廿八年九一八,悲鸿聊抒忧愤。

钤印:江南布衣(朱)、徐悲鸿(白)

尺寸:69.5×99cm约6.平尺

RMB:1,,~3,,

又见徐悲鸿的奔马。他笔下的马,总是生气勃勃,不倦奔腾,正如徐悲鸿本人,生就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不知疲倦地为国计民生奔走。因此他画的马与其说是画作,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因此才能每每令人动容。这幅画面别无旁物,只有一匹正在奋力前奔的写意骏马,作为绝对主角。徐悲鸿以简练精到的线条,勾勒出奔马的外形,最精彩的是颈部连到脊背的那一笔,一气呵成,极富动感。骏马在奔腾姿态中,骨骼肌肉的明暗变化,马身的花纹,则是用豪笔泼墨染就。四蹄和飞扬的马鬃、马尾,展现出奔马疾驰的速度。此画笔法严谨认真,可见不是戏作。题识中徐悲鸿解释道,此画作于年(民国二十八年),他在九月十八日这天,又想起年九一八事变的屈辱历史,心情忧郁悲愤,为了激励自己,也激励朋友,于是画下这匹马,送给了惜度先生。

Lot徐悲鸿戊寅(年)作春江饮马

设色纸本立轴

钤印:东海王孙题识:则民三哥惠教。戊寅大暑,悲鸿。

尺寸:13.3×53.3cm约6.3平尺

RMB:9,,~1,,

祖籍广东汕头的马来西亚酒商郑则民是徐悲鸿的好友,徐悲鸿作了许多画送给他,因郑则民家中排行老三,徐悲鸿称他为“则民三哥”。

这幅《春江饮马》芳草茵茵,骏马在春风中,悠闲地啜饮清泉,“闲逸”二字油然而生。

徐悲鸿说自己画的都是野马,不见马鞍,不见缰绳,或低头饮水或奔驰于天地,结合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徐悲鸿在画中多少寓意了希望中国人民重获自由的心愿。

除了大名头,现在更受欢迎的,还有一类小东西,主打的是好玩。

Lot19郑孝胥、汪亚尘等书法绘画成扇

设色纸本成扇

郑孝胥(-),字苏戡、太夷,号苏庵、海藏楼主人、夜起庵叟等,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举人,历任驻日使馆书记官和神户领事、广西边防大臣、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入民国居上海,鬻书自给。工诗,善隶书,兼善画松。海上著名书家之一。

汪亚尘(-),字云隐,室名云隐楼,浙江杭州人。为上海新华艺专创办人之一,积极参与沪上美术社团活动。解放前夕赴美,年回国,定居沪上以终。擅画花鸟虫鱼,尤善金鱼,人称“金鱼大王”,书法秀逸。

尺寸:L:31cm,18.5×49.5cm约0.8平尺

RMB:0,~30,

比如这把扇子,两个名头的合作,可谓是非常罕见。

直到今天,郑孝胥的字,汪亚尘的鱼,一直都是被市场低估的对象。郑孝胥由于“贰臣”的身份经常被人诟病,但抛开政治不谈,他的书法还是很不错的。这幅扇面书法字势偏长,松弛有度,结体之间可看出欧阳询的笔意,但苍劲古朴的劲道确实得益于魏碑。

汪亚尘的金鱼,比齐白石虾、徐悲鸿的马不差,可能因为宣传不够,因此价格一直低迷。汪亚尘早年留学西洋,充分学习了西画技巧,后来回国创作小写意中国画时,就特别注意造型和用色,他的扇面小品中可以看到刻画造型时细腻严谨的态度,而画面意趣生动,又师法任伯年和虚谷。

Lot沈葆桢信札一通

水墨纸本镜框

帡幪者,宜何如感戴耶。地系侵占彼旗,百喙(奚)辞,星聚理必不肯认。当初业已定议。互换则前言不足据。大众周知,此后结案,拟以界外不得再占,为第一要义。再经此次波折,彼必坚持不肯换。参梓里叨庇,早晚均获有秋。讴颂德威,口碑载道,幸勿以异旗无情无理之说芥蒂胸中。金陵又苦旱,麦种不下,求雨尚未得雨,不胜焦灼,再叩台安,千万珍重,葆桢又上。

沈葆桢(-9)字翰宇,号幼丹,福建侯官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御史、九江知府、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及南洋通商大臣。林则徐女婿。工书法,兼画小品山水。

题识:来教恺恻(缠)绵,扶正疾邪之诚,谥乎楮墨躬隶。

钤印:佳砚楼主鉴赏(朱)、邓苍梧藏(朱)

尺寸:3×1.5cm约0.3平尺(单幅)

RMB:35,~50,

名人信札中会有很多信息可以琢磨,所以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种收藏门类。

这封信札来自沈葆桢,他是晚清名臣,而他更著名的身份,是林则徐的女婿。林则徐挑女婿的眼光不差,沈葆桢一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台湾海防,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抵御外寇出了很多力,59岁死于任上,最终官居一品,死后追封太子太保。

在这封信中,他表达了对领土被占、金陵大旱的担忧,行书不脱馆阁体笔意,结体之间相互呼应,布局沉稳,可见他在书法上造诣也不浅。

Lot溥儒信札一通

水墨纸本镜心

释文:膺祥献马。沈约为南郡王舍身疏曰:储妃阐膺祥之符。皇枝广惟祺之祚。尚书中候曰:尧时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上,甲似龟,广袤九尺,圆理平上,五色文。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录纪。辑瑞呈龟。书尧典曰:辑五瑞。礼含文嘉曰:伏羲德洽上下,地应以龟画。尚书中候曰:尧沉壁于洛,无龟负书出,于背甲赤文朱字,止坛,又沉璧于河。黑龟出,赤文题。钦邻尧舜。书稷益曰:退有后言。钦四邻。书尧典曰:日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舜典曰:日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辅赞繇蘷。孟子曰:相与辅相之。书舜典曰: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汉书作咎繇。书舜典曰:帝曰,蘷命汝典乐。协恭寅亮。书大禹漠曰:同寅协恭和衷哉。书周书曰:寅亮天地,弼予一人。丕显咸熙。书君牙曰:丕显哉,文王谟。书舜典曰:庶绩咸熙。

钤印:旧王孙(朱)、溥儒(白)

尺寸:4×3cm约0.5平尺

RMB:30,~50,

溥二爷在这件其实不是信札,而是在一张信纸上写的千字文。他一生写了很多千字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寒玉堂千字文》。

大家都知道二爷的书画都是越小越精,而且字尤其难仿,尤其像信札中这么小的字,要一丝不苟,还要写出清逸风流的贵气来,更是不易。

近些年的拍卖市场中,书法逐渐凸显它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部分书法作品售价甚至已超过画作的拍卖价格,这一“市场行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人们日渐提高的审美及鉴赏能力,“好字不如烂画”这个以往的规律将被反转。

Lot吴让之书法条幅

水墨纸本立轴

吴让之(-0)初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号晚斆居士,江苏仪征人。诸生,包世臣入室弟子。善各体书,尤工篆、隶。篆刻自成面目。余事作写意设色花卉,亦风韵绝俗。

题识:让之吴熙载。

钤印:熙载之印(白)、吴氏让之(白)

释文:东坡先生居黄州,常自书云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预以此告主人不从而过是则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尺寸:×9.5cm约3.6平尺

RMB:15,~0,

吴让之擅长诸体,他的小篆最为出名,圆劲流美。篆书和隶书学的是邓派篆刻创始人邓石如,行书和楷书源自包世臣。

虽然书法造诣深厚,早年人们更看重他的篆刻作品,其作品在清末印坛有一定影响力,但反倒让他的书画名气小了,近年来吴让之的书画作品名望渐升。

Lot陈衍乙亥(年)作书法条幅

水墨纸本立轴

题识:金言贤兄两正,乙亥中夏,八十叟衍。

钤印:陈衍长寿(白)

释文:耄老才为岭外行,不谙粤语作么生。劳君肯负舌人任,使我能通座客情。岩邑本来挺杰士,此邦偏与友群英。故交争怪新交好,十日匆匆盖乍倾。

尺寸:.5×31.5cm约3.7平尺

RMB:35,~40,

陈衍(6-)字叔伊,号石遗,晚号石遗老人,精通诗学、儒学、经学等学说,其提出的“同光体”诗论对中国诗坛影响深远,钱钟书亦被父亲遣到陈衍处学诗。

年的中夏,陈衍心情应当是很复杂的,5月是他的八十大寿,钱钟书要离开寿宴时,陈衍说“子将西渡,余欲南归,残年远道,恐此生无复见期。”钱钟书安慰一番,他才好些。

因此诗中“岭外行”、故交、新交字眼也道出他南归的纠结心境。

Lot王福庵、吴待秋、沈卫、褚德彝书法四条屏

水墨纸本立轴

题识:

1.文良先生法家属,福厂王禔。

.临汉史晨碑。文良先生正之,褚德彝。

3.文良先生正,八十老人沈卫。

4.袁简斋剑诗二十一首三四。文良先生雅属即正,辛巳夏六月褒鋗居士吴征。

钤印:

1.王禔私印(白)、福厂六十岁后所书(白)、古杭(朱)

.褚德彝(白)、松窗(朱)

3.沈卫淇泉晚号兼巢(白)、其一言陇右视学关中(朱)

4.抱鋗居士(白)、?诗债待秋征(白)、东园(朱)

释文:略。

题签:

1.吴待秋先生草书屏。文良珍藏。钤印:吴德健印(白)

.王福厂先生篆书屏。文良珍藏。钤印:吴德健印(白)

3.褚礼堂先生隶书屏。文良珍藏。钤印:吴德健印(白)

4.沈淇泉太史楷书屏。文良珍藏。钤印:吴德健印(白)

尺寸:19.5×31.7cm约3.7平尺(单幅)

RMB:00,~50,

这组书法四条屏集王福庵、吴待秋、沈卫、褚德彝四位近现代书家作品于一套,分别书写篆书《师遽敦》(王福庵)、隶书《史晨碑》(褚德彝)、楷书孔融句(沈卫)、草书袁枚诗(吴待秋),集齐篆隶楷草,各有特色又相映成辉,形制较大,单幅达3.7平尺。

这组四条屏上款人均为“文良先生”。文良即宋文良,已故国立四川大学学者,题签为画家、海宁博物馆专家吴德健于80年代题写钤印,亦见其珍贵。

Lot赵朴初年作万象新书法

水墨纸本镜心

题识:一九八六年元日。赵朴初。

钤印:赵(白)

尺寸:55.5×19.5cm约1平尺

RMB:10,~00,

赵朴初于年元日写下这幅作品,元日正是草木萌动万象更新之时,“万象新”十分应景,有“瑞气佳和万象新”之意。

此作被认为是赵朴初书法中的佳作,风格兼具魏碑的厚重沉稳、刚健雄浑和帖学的清隽流美、秀逸绰约。

Lot王翬丙寅(年)作山水集锦

水墨纸本立轴

题识:

1.风劲叶声惊犬吠,几家松火归秋云,王翚。

.千株乱柳,一片荒江,此中横小艇,为吾两人垂钓之处,王君其有遗世之思耶南田草衣题于玉峰精舍。荒江垂钓,仿惠崇小景。丙寅初夏,石如子翚。

3.幽居出林抄,石如子翚。

钤印:

1.石谷(白)、裴伯谦鉴定四王吴恽真迹(朱)

.寿平(朱)、王翚(朱)、裴伯谦鉴定四王吴恽真迹(朱)

3.王翚之印(白)、裴伯谦鉴定四王吴恽真迹(朱)

题签:石谷子王翚山水集锦。

尺寸:1.5×30cm约0.6平尺(单幅)

RMB:40,~80,

最后还要扔一个彩蛋,古代的部分,四王之王翚,王石谷。

王翚属于四王中的小清新,这幅《山水集锦》一轴三画,均为王翚款山水小品,设色天真古澹,用笔典雅秀润,观之仿佛清风拂面。

三幅画均钤有“裴伯谦鉴定四王吴恽真迹”收藏印,裴伯谦是清末民国著名文物鉴定家与收藏家。起拍价只有四万,有心人可以多加研究。

画事君·今日荐书

今天文中介绍了很多文人画,文人画在宋元之后逐渐兴起,成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流派。很多人喜欢文人画,也有很多人说看不懂文人画。那么文人画到底好在哪儿?如何能看懂?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画事君就要为大家推荐一本非常好看的关于文人画的书籍——《南画十六观》。

南画者,即指中国传统文人画。这本来是个特别大的话题,很学术,很深奥,容易让人望而生畏。但本书作者著名中国画学者朱良志先生,却通过元明以来十六位代表性画家作品和人生,以优美、浅显易懂的文字,来帮助大家理解文人画兴起、发展的原因和过程。朱良志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北京画院外聘专家,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所以听他专业解读传统文人画,会有特别丰富的收获。

本书作者朱良志

《南画十六观》从文字、配图到排版、装帧、印刷都非常精良,5万册图书一经上市就在读者中掀起一股阅读风潮。因为图书质量好,还荣获中宣部、央视、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中国好书”、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著作特等奖、北京国际图书节列入“十本国学经典推荐书目”等诸多奖项。今天,民国画事非常荣幸能够拿到一批签名版的《南画十六观》,是由作者朱良志先生亲自用毛笔签名,还加盖印章的哦,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如果你也喜欢中国传统文人画,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人画,这本书你一定要读。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w/8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