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仪征新城中学王加兵一封家书道出多年

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如果这次不去,就可能没有机会了。”今年4月11日,仪征市新城中学王加兵老师远赴新疆新源县支教。两个月过去了,王老师在新源县第五中学的教学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最近,他写给母亲的一封家书刊登在了《扬州援疆》内刊上,直到这时,大家才知道王老师的母亲已经93岁高龄。为了不让母亲担心,王老师出发前向母亲隐瞒了自己万里援疆的决定。

从扬州到新源

扬州教师瞒着9旬老母援疆支教

此去几千里,依依惜别情。

昔日兢小家,今起边疆援。

才疏学识浅,尽己之力行。

待莲满池时,相见共欢颜。

扬州城向西公里,新疆新源县,那拉提草原上山峦起伏、绵延千里。望着宿舍外的群山白云,王加兵念起了自己写的打油诗,又想起了自己远在仪征的9旬老母。

“来之前,我真的不想告诉她,告诉她之后,她可能会阻拦我。我就慢慢渗透这个事情,让她慢慢接受,主要惦记她,年龄太大了,又不敢直接说,然后就一直很纠结。

在信中,王加兵向老母亲坦白了自己做出援疆支教一年半选择的原因。王加兵十四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一人撑起家庭。在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母亲想尽办法供他读书。年轻时,因为对曾经生活贫苦的家人有一份责任,他搁置了自己的支边梦。

“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嘛,那时候有想法,但不能真正去实现。现在,小家庭建设的还不错了,年轻时候的梦想应该去实现了。

王老师之所以如此放不下母亲,是因为老人性格要强,93岁高龄仍坚持独居乡下老屋,不愿意跟他们进城住电梯房,家务活全都自己承担。他只能远程要求妻子、姐姐、女儿经常探望老母亲。

“我姐姐离我妈骑车大概五分钟的路程,我说,你靠的近,你经常去看看。我跟我家属和女儿说,你们没事就打打电话,去看看她……

怕母亲因为长时间看不到他起疑,王老师最终决定告诉母亲自己援疆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母亲让他服从学校安排,好好工作,不要惦记她。

克服思乡的孤独与干燥的气候

精心备课,因材施教

就像母亲希望的那样,王加兵非常珍惜这次援疆的机会。4月11日抵达新疆后,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28天隔离观察后才正式上岗。这期间,他克服思乡的孤独与干燥的气候,在一个人的房间里,每天比照两地教材差异,精心备课。

虽然做足了功课,但是初到新源上课,王老师还是发现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此前,学生网课学习效果不佳,一些学生由于缺少家长监督,作业完成情况不好。他随即根据新源当地学情,调整数学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预留更多的课上练习时间。

“上课的时候发现很多都不懂,讲一些简单就可以,讲的慢一些,给他们多一些时间练习。

此时的新源,树下是深秋,树外是酷暑,面对独特的气候,王加兵正在慢慢适应。未来一年多的支教时间里,王加兵希望能多与当地老师交流,将扬州数学教学的方法与新源当地老师分享。而待到暑假时,他一定要把自己在新源的经历慢慢讲给妈妈听。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年近五旬的王加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边疆建设,对国家是忠诚。远在边疆,还时刻牵挂母亲生活起居,隐瞒“援疆”举动背后的“小家大义”让人钦佩。

来源:扬州新闻广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w/5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