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访巴祠

第一次

年5月21日,北京农学院王建文博士到仪征来探访古代园林遗址,他是研究古代园林史的,对仪征历史相当熟悉,时任文化局副局长的邓桂安先生知道我去过旧港附近的白沙翠竹江村、都天庙和梅花庵遗址,约我带路,行程是上午去巴祠、下午去旧港,我正好也想弄清巴祠的位置,欣然同往,同行的还有文化局副主任科员、文博科长朱翔龙。

巴祠是是清代仪征盐商巴光诰(歙县籍)家的宗祠,因在旁边筑有朴园而名声大噪。由于巴祠被毁已经一百多年,关于巴祠的记载又不多,所以巴祠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并没有明确的认定,扬州晚报年12月30日A12版“扬州地理”栏目《仪征马集瑞映福地》一文,采访马集镇宣传科长耿鹤军的一段话:“现蔡湖村一带,那时属巴祠乡,有座很大的园林,叫朴园,那是大盐商巴光诰家的宗祠(后来“巴祠乡”名字也由此而来),蔡湖村就是当时的朴园之湖”。

我们此次巴祠遗迹寻访,得到了马集宣传科、文化站、镇志办、蔡湖村、新民村各位热心同志的热情帮助,他们是,马集镇党委委员宣传科长耿鹤军、文化站站长王卉芳、原蔡湖小学校长镇志办工作人员夏正科、蔡湖村委会主任焦润月、新民村妇代会主任董海燕。我们请教耿鹤军,巴祠在蔡湖村有何依据,他说是从前资料上都这么说的。

寻访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惊喜。

我们先到蔡湖村,焦主任说没有听说过附近有巴祠、朴园或者大花园的遗存,也没发现过古代的大石头之类,问了几位老人,有一位说过去有过巴祠小学,也听说过有巴祠,但地址应该在枣营。

我们立即赶赴枣营村焦主任的亲戚家,找到一位七十九岁的朱祥兰老太太,她言之凿凿地说,巴祠在新民,九十九间半,我们小时候去看过戏的。

我们感觉到不太可靠,因为史料记载巴祠咸丰六年()毁于兵火,再说新民并不在泗大线附近,也许老太说的与我们要找的不是一个地方。

焦主任又开动脑筋,说蔡湖还有个老亲戚,过去当过四十多天伪保长,也许他晓得,再回蔡湖问问。

这位老爷子名叫焦玉良,八十八岁,思路清晰言语流利,他也说巴祠在新民,九十九间半。顺便说一句,他女儿早年不小心溺水身亡,老伴也已经去世,无儿无女,住的老屋是土坯房。村里和侄儿侄孙们几番动员他去敬老院,他高低不肯去,坚决不舍旧屋。这年头土坯房已基本绝迹,门口还有几十年的杏子树和柏树,我们很兴奋地在房前合影,后来我将照片发到







































无烦恼祛除白癜风
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w/2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