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1日扬州讯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集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深度结合,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全力打造“马上办”品牌,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满意导向,从解决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出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谋发展、抓落实的实际举措。
显速度项目手续“马上办”
一段时间以来,马集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准聚焦工程建设项目“落地慢”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现有审批服务机制;建立“1+1+1”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有一个挂钩领导和一个项目代办员,一周听取一次项目进度汇报,一个月去一次项目现场推动进度;动态跟踪手续办理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企业落实开工前各项建设条件和管控要求,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系统、全面的“金牌管家”式项目代办服务,推动项目实现“多证联发、拿地即开工”。
保质量企业难题“马上办”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调研活动中,马集镇政法委员赵勇了解到江苏纽拓体育装备有限公司被员工住宿问题所困扰。赵勇立刻与马集镇岔镇村联系,多方打听有无合适房屋,最终帮该公司解决了问题。马集镇加速度服务赢得了企业点赞。
马集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定期深入走访企业,直面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在工作措施上加快向“主动服务”转变,在责任担当上加快向“我要服务”转变,不管问题大小和复杂程度,不对企业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为企业精准把脉,深挖病灶,综合施策,切实解决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
有温度护航政策“马上办”
在项目服务过程中,马集镇注重服务触角延伸,帮助企业代办项目、解决难题,进一步完善细化领导包抓、项目代办、要素保障、资金奖励等机制,要求项目代办员把政策了解得更透彻、把工作做得再细、把服务做得更实,确保承诺企业的每一项政策落实落细、见到成效,为企业营造投资兴业的好环境。
“通过马集镇举办的银企对接会,我们和中国银行达成了万元的贷款协议,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扬州通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房长兵说。据悉,该企业主要生产半挂车支撑装置(支腿),受疫情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企业生产一度受困。“这笔资金我们将用于设备和技术的提档升级,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房长兵对政府充满感激,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更是信心满满。(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