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周边乡镇那些口口相传的美食让你口水直

扬州的饮食文化由来已久,除了由盐商家宴渐渐形成的淮扬菜文化,周边乡镇那些口口相传、同时吸引很多美食爱好者前往的美食,让扬州的美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品味在唇齿间的不仅有香味,还充满了劳动人民智慧的回甘。

仪征萧美人糕饺:不可错过神仙般的手艺

仪征“萧美人糕饺店”在乾隆四十二年就已闻名大江南北、十余省府,成为江苏名点,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与发展得益于仪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当时南门大码头商贾云集的优越地理环境,文人名士的垂青和皇亲国戚的赏识使萧美人糕一时成为江南名流雅士十分青睐的点心。萧美人糕是淮扬面点小吃的精品,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味不雷同,特别在造型上追求小巧、娇娆、精致。

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述:“小巧可爱、洁白如雪”,清《真州竹枝词》上有一首以萧美人糕为题的诗,首句的“制出娇娆便动人”便点出了题魂,清代诗人赵翼赞萧美人的手艺是“麻姑指爪”,即如神仙般的手艺。加之精细的刀工、恰当的火候使萧美人糕点系列呈现汁多皮薄、小巧可爱;咸鲜适宜、色调雅致;光润细腻、软糯香甜等特点。

萧美人去世后,“萧美人糕饺店”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战火的磨难,店名虽已不复存在,但众多师傅已将萧美人糕精细的制作技艺流传至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中国烹饪大师扬州名厨陈恩德先生在反复研读萧美人资料后,开发了萧美人点心系列,含八珍包子、天香烧麦(卖)、双色如意酥、发财饺儿、萧美人玉饼、四味重阳糕等六个品牌,使仪征传统名点萧美人糕制作技艺得以传承。仪征人在做好常规糕点的基础上已将萧美人八珍糕、天香烧麦(卖)、虾肉月牙饺等推向市场,深得仪征市民喜爱。

杨寿豆腐圆子:传承百年的“清白、团圆”

历史上,杨寿镇上几乎家家做豆腐,生产盐卤豆腐、石膏豆腐、豆腐圆子、豆腐皮卷、臭大元、百页、皮棍等豆腐制品,即使现在,杨寿镇的豆腐制品也在扬州鼎鼎有名。在杨寿的豆腐制品中,以豆腐圆子最具有特色。

“豆腐圆子”亦称素肉圆。据邗江县志记载,自清代开始,豆腐圆子就在杨寿出现,历史上杨寿人每逢佳节尤其是春节,民间各家各户都有制作豆腐圆的习俗,以示清清白白、团团圆圆。

杨寿豆腐圆子用料十分讲究,主要原料豆腐要选用新鲜的上等黑豆,磨成豆浆后要用盐卤点制,豆腐制成后不要放水中,就在模板上将黄水滴净,然后放入容器中,加入事先切好的肉丁、香菇、竹笋、虾米、鲜贝、大葱、生姜丁及各种佐料进行搅拌,为保其鲜嫩可口、黏合不散,需加入适量的鸡蛋清,拌匀后,做成一个个如肉丸大小的豆腐圆放入水锅或菜锅中,用文火煮熟烧透,即可食用。后来,为了便于烧制和携带,便做成像今天这样的扁圆形豆腐圆,用平铁锅加油烙制而成。

豆腐圆子的吃法多样,可红烧,可清蒸,可下火锅,可清炖;口感韧、嫩,豆香浓郁,营养丰富,深受群众的喜欢。这种制作技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从前在杨寿镇以家族传承为主,现在也在师徒间传承,目前有数十家制作。

十二圩五香茶干:岁月熏出的人间烟火

出产五香茶干的滨江古镇十二圩,隶属仪征,是清朝淮盐汇集转运的重镇,被称为“食盐之都”。十二圩五香茶干原本是当地“窦天昌”茶干酱园店生产的,兴于光绪年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十二圩的五香茶干与高邮界首、当涂采石两地的茶干,并称长江下游“三大香干”。

早在清朝,十二圩茶干的销路就远至上海、武汉、徐州、蚌埠等地。在沪宁、浦口线火车上,在沿江各大小客轮上,均有十二圩茶干出售。凡在十二圩集散的盐船上的商人,也往往会携带茶干,既作为馈赠亲友的土特产品,又可作为途中的消闲食品。

如今,“十二圩五香茶干”还保持着当年既传统又温馨的沿街叫卖方式,“梆,梆,梆……”瘦西湖、个园、何园等景区,卖十二圩五香茶干的人边走边敲击着自行车后架上的木头箱子,抑扬顿挫很有自信底气地叫唤着:“香干臭干,十二圩五香茶干……”

草炉烧饼:乡土风味的娘家情谊

清代史料笔记《扬州画舫录》对扬州草炉烧饼作了详细记载:“双虹桥烧饼开风气之先,有糖馅、肉馅、干菜馅、苋菜馅之分”。烧饼不外草炉、炭炉两类,而能包馅唯草炉烧饼。

《美食飘香》的作者潘英对草炉烧饼情有独钟:“扬州的烧饼很不错,最有乡土风味的当数草炉烧饼,这是一种以稻草作燃料、用土式烘烤方法烤出来的饼,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口感坚韧,是老扬州们特别钟爱的一道小吃。”

小麦磨的粉,由小麦草烘烤,也可谓原汁原味。民间认为草炉烧饼性温驱寒,加之入汤即化,利于消化吸收,又香味扑鼻,容易引起食欲,特别适合身体虚弱之人滋补身体。我们当地风俗:女人坐月子期间,娘家要送三头汤,每次送汤有老母鸡或猪蹄,外加几十只草炉烧饼,此风至今尚存。

草炉烧饼趁热吃口味最佳。底层是锅巴一样的焦香,面层是芝麻和饴糖散发出的香味,中间还有一层松软的面囊,诱人无比。

黄珏老鹅:老卤传承的味道

黄珏是扬州北乡古镇,高邮湖、邵伯湖、北茆湖在此汇聚,风景秀丽,水肥草美,沿湖滩涂资源丰富,是放养鹅群的理想场所。

黄珏老鹅由始于清代中晚期的盐水鸭演变而来,虽原材料发生了变化,但其制作技艺却与当初的盐水鸭完全相同,所以黄珏老鹅的制作技艺可谓历史悠久,有着几近年的历史。黄珏镇有多家加工黄珏老鹅,其中以清末民初就开设卤店的张恒霞、张长兆父子的张氏一族最受民众欢迎,因此,黄珏老鹅又称黄珏张氏老鹅。

张氏的黄珏老鹅,用料上乘,慢功熬制,秘方独特,技艺复杂,十分考究。其成品更是令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煮好的老鹅黄澄澄、油晃晃,形象饱满,不瘪不塌,形整似活,肉细皮嫩而味美,肥而不腻,食而不厌。

方巷裔家牛肉:一刀切开浓香扑鼻

裔家牛肉颜色红润,纹路清晰,绵软鲜嫩,水分少耐储藏,不开刀不出味,一刀切开,就是站在几米之外,也会浓香扑鼻,是佐酒下饭的上乘佳肴。

扬州北乡一带的群众喜食牛肉,当地的牛肉制作技艺远近闻名,尤其以裔家集(现在的裔家村)的裔家牛肉最为出名,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裔家牛肉制作技艺是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是将活牛宰杀后,解剖成四块清洗后腌制,3天后取出反复漂洗,配作料20多种,多为中药材,再配以百年陈卤,经若干小时蒸煮而成的可供人食用的牛肉。

裔家牛肉烹饪技艺独特,煮熟后的牛肉具有香馥、色鲜、味浓、劲足的特点。尤其是水牛肉,肉纹较粗,有嚼头,有劲道,越嚼越香。裔家牛肉主要销售往扬州市区及周边乡镇的宾馆、酒店、学校,以及高邮、金湖、仪征、江都、镇江等地。扬州市场上销售的五香牛肉,有百分之八十产自裔家村,裔家牛肉已成为大众日常消费食品。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s/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