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三言二拍rdquo中的

作为明代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短篇白话小说集,“三言二拍”已经家喻户晓,研究“三言二拍”的论著及各种成果也前后相继,浩如烟海,但人们还没有很好地注意到它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如果认真地研读一下“三言二拍”,就会发现,它和在明代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京杭大运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京杭大运河与“三言二拍”中的大半明代故事都有关联,它在建构“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文学作用。

苗菁

编辑

黄佳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大半与运河有关

众所周知,“三言二拍”中的故事,并不都写的是明代。但是,凡属写的是明代故事,却大半与京杭大运河有关。换句话说,“三言二拍”中所出现的明代故事,在其人物活动的空间上、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京杭大运河的身影。京杭大运河是冯梦龙、凌濛初改写、创作明代故事时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对这一问题,可用统计方法说明之。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的“三言”共写了篇故事。其中,《喻世明言》40篇故事中,明确交待写的是明代故事的有5篇。这5篇故事中,涉及到京杭大运河的有3篇,它们是:《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警世通言》40篇故事中,明确交待写明代故事的有12篇。其中,涉及到京杭大运河的有11篇,它们是:《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苏知县罗衫再合》《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钝秀才一朝交泰》《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玉堂春落难逢夫》《唐解元一笑姻缘》《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王娇鸾百年长恨》《况太守断死孩儿》。《醒世恒言》40篇故事中,明确交代写的是明代故事的有14篇。其中,和京杭大运河有关的故事有6篇,它们是:《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刘小官雌雄兄弟》《施润泽滩阙遇友》《张廷秀逃生救父》《徐老仆义愤成家》《蔡瑞虹忍辱报仇》。

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从以上统计可看出,冯梦龙“三言”篇故事中,写明代故事的有31篇,占故事总数的1/4。其中,与京杭大运河有关的故事有20篇,占明代故事总数的近4/5。

凌濛初,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

凌濛初的“二拍”共写了80篇故事。其中,《初刻拍案惊奇》40篇故事中,明确写的是明代故事的有18篇。这中间,涉及到京杭大运河的故事有6篇,它们是:《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陶家翁大雨留宾,蒋震卿片言得妇》《酒谋财于郊肆恶,鬼对案杨化借尸》《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闻人生野战翠浮庵,静观尼昼锦黄沙巷》。《二刻拍案惊奇》40篇故事中,明确写的是明代故事的有20篇。其中写到京杭大运河的故事有8篇,它们是:《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许察院感梦擒僧,王氏子因风获盗》《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生助师得令终》《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两错认莫大姐私奔,再成交杨二郎正本》《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从以上统计可看出,凌濛初“二拍”80篇故事中,写明代故事的有38篇,约占故事总数的1/2。这说明,与冯梦龙相比,凌濛初更加重视对当代故事的编选与写作。其中,与京杭大运河有关的故事有14篇。和冯梦龙的“三言”相比,凌濛初“二拍”中的明代故事涉及到京杭大运河的作品数量虽有所下降,但也占到明代故事总数的1/3以上。

将“三言”与“二拍”中的明代故事数量相加,共69篇。其中,涉及到京杭大运河的故事34篇,已占到“三言二拍”所写明代故事总数的近1/2。可见,京杭大运河在构建“三言二拍”小说故事上的重要性。我们虽然不能说,没有京杭大运河,就没有“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但是至少可以说,没有京杭大运河,“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就会有所逊色,或者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也就是说,在“三言二拍”所写到的明代故事中,京杭大运河占有突出地位。研读“三言二拍”,人们会发现,冯梦龙与凌濛初两位作者所改写与创作的故事中,人们的出行与活动,大多数情况下借助的是舟船,走的是水路,而很少依靠驴马车乘,走旱路的。在诸多水路中,冯梦龙与凌濛初两位作者尤其喜欢写的是京杭大运河。

正因为京杭大运河在“三言二拍”的明代故事中地位十分突出,因此,我们在这其中,看到了运河作为南北交通通道的重要性及沿岸人们生活的种种情景。

首先,“三言二拍”能让人们了解明代运河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当时,从政治中心的北京及附近地区南下,或者是从江浙地区北上,人们都离不开运河。《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沈小霞从山西大同将父母及弟弟的灵柩运回故乡绍兴安葬,其路程便是“先奉灵柩到张家湾,觅船装载”,然后入运河一路南下,“到了浙江绍兴府……将丧船停泊码头”。从这则明代故事可知,其时,运河成了沟通南北的极其重要的通道。而靠近或临近运河的人们,无论大事小情,只要涉及到出行,一般都会将运河作为他们出行的首要选择。如在《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中,那些通过所谓炼金术行骗的人们,主要是在杭州一带招摇撞骗,有时也要到外地行骗。而小说中所写到的到外地行骗,竟然是沿运河北上,去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山东临清。而且,到这个地方,他们雇船即行,丝毫也不犯难。再如在《两错认莫大姐私奔,再成交杨二郎正本》中,生活在运河岸边张家湾的郁盛,勾引与其有“姑舅之亲”的莫大姐私奔,也是借助运河,坐船而去。而他们的目的地,则又是张家湾南面的山东临清。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其次,“三言二拍”能让人们感知明代运河沿岸城市与市镇的风貌。从北到南,运河沿岸的城市如北京、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京口)、常州、苏州、杭州等,在“三言二拍”中都有所提及。尤其是北京、扬州、苏州、杭州,更是出现频率最多的城市。因运河而兴起、繁荣的一些著名市镇,如张家湾(在今北京通州区)、河西务镇(在今天津武清区)、张秋镇(在今山东阳谷县)、开河集(在今山东梁山县)、五坝街(在今江苏仪征市)、盛泽镇(在今江苏苏州市)等,也都出现在“三言二拍”的明代故事中。

再次,“三言二拍”能让人们获知明代人们在运河上出行时的方式。明代,运河上已有时间、停靠地点固定的航船。如《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中,宋敦欲从苏州回昆山,首选的是搭乘从娄门发出的“航船”。有钱有势的人出行,会自己包条大船。这样的船,有的是专门运送客人的,如《蔡瑞虹忍辱报仇》中,蔡武从淮安到湖北任职,雇的就是这种包船——“民座船”;有的则是回程捎带客人的,如《苏知县罗衫再合》中,苏云到浙江兰溪做官,雇的则是“回头的客座”。回程的船,为不放空,需装载大量“客货私货”,为避税,会让官员免费包船,以借其名号。普通人出行,有条件的会单独雇条小船,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吕玉父子从扬州回无锡,就“唤了一只小船,摇出闸外”。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多人搭乘或大或小的船只,如《张廷秀逃生救父》中,张廷秀从苏州到镇江告状,搭的便是到镇江“公干”的船。

再次,“三言二拍”能让人们了解当时运河上的其他种种景象。如《张廷秀逃生救父》提到的“白粮解户”,《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提到的“运粮船”,《钝秀才一朝交泰》提到的“运粮的赵指挥”,等等,反映了运河作为运粮河所发挥的最主要功能。如《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中,刘顺泉“积祖驾一只大船,揽载客货,往各省交卸”。《苏知县罗衫再合》中,徐能“久揽山东王尚书府中一只大客船,装载客人,南来北往,每年纳还船租银两”,等等,反映了运河上各式各样靠船谋生的船户生活。如《闻人生野战翠浮庵,静观尼昼锦黄沙巷》中说:“他有个姑娘在杭州关内黄主事家做孤孀”,《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中说:“韩侍郎带领家眷上任,舟过扬州……停舟关下”,则反映了明政府在运河上设置征税关卡——钞关的情况。

资料图

最后,“三言二拍”能让人们了解到明代运河的河道延伸及沟通其他水系的作用。众所周知,一般认为,运河南端的终点是杭州。但当时,从杭州到宁波,还延伸出一段入海的运河,即浙东运河。《苏知县罗衫再合》《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陶家翁大雨留宾,蒋震卿片言得妇》等故事中,对这段运河都有所反映。如《陶家翁大雨留宾,蒋震卿片言得妇》中,“杭州府余杭县”的蒋震卿,到绍兴游玩,他走的路线是“过了钱塘江,搭了西兴夜船,一夜到了绍兴府城”。这段路线实际上就是浙东运河。当时,人们从运河可转入其他水系;从其他水系也可转入运河。如从徽州外出,可从新安江东来转道运河;从襄阳外出,可从汉江进入长江,顺流东下,然后从镇江或扬州转入运河。甚至于东北的辽东,西南的四川,南北来往也都需借助运河。这些情况,在“三言二拍”中也都有或明或暗的描写与交代。

未完待续......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与京杭大运河(下)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年01期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投稿信箱:zgyhw

.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好
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s/2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