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俏仪征十二圩ldquo洲八样

马兰头

菊花脑

野芦蒿

  3月11日,记者在仪征十二圩了解到,当地的“洲八样”已经上了4样,扬城也进入野菜消费的高峰期。据了解,“洲八样”包括野芦蒿、野芦笋、野洲芹、马兰头、野茭白、柴菌、野藕、鲢鱼苔,目前柴菌、野藕已经绝迹,野茭白、鲢鱼苔预计清明节后上市。

尝鲜野菜“洲八样”吸引全国客

  野洲芹炒豆瓣、青蒜炒野芦笋、野芦蒿炒火腿丝、松子马兰头、清炒枸杞头、菊花脑豆腐皮汤……这些野菜配上清蒸刀鱼、白汁河豚、鱼圆蹄筋、鸡汤之类,在仪征十二圩是一桌不错的江鲜野菜美餐。

记者在仪征十二圩迎春酒楼看到,饭店里还放着正宗“洲八样”的单子,上面写着野芦蒿、野芦笋、洲芹菜、马兰头、野茭白、柴菌、野藕、鲢鱼苔字样,可是老板王双喜是一脸无奈:“如果不是柴菌、野藕没有了,枸杞头是不能算进去凑数的,现在我们还用香椿头,因为‘洲八样’不全,这张单子主要是展示。”

 据了解,仪征十二圩“洲八样”因其地域特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食客来。“去年有北京定制旅行团专门来这里,一般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的客人是很多的。”王双喜告诉记者,“洲八样”只能在春天吃到,根据气温升高陆续上市,“野芦笋是昨天上市的,野芦蒿上市最早,春节后就有了,菊花脑、马兰头上市20天左右,枸杞头和野洲芹上市半个月左右。”

 “我们每年都要来尝鲜的。”南京市民于先生笑着说,自打有朋友带他来吃过之后,每年春天他都要带家人来仪征吃一次,“去年我还吃过柴菌,今年听说没有了,还是很遗憾的。

品种逐渐减少今年餐桌上吃不到柴菌

“柴菌去年也只找到几份,今年已经没有了。”王双喜告诉记者,十二圩的饭店不少,但是“洲八样”最全的就是他家,为了找齐这些品种,他都是出高价收购,“如果我家没有,其他人家肯定也不会有。”

据了解,在仪征十二圩,找“洲八样”的都是当地吃苦耐劳的女性,年龄大多在五六十岁,“比她们年轻的大多不认识也找不到。”王双喜介绍,“洲八样”主要分布在江边岸堤、芦柴滩、河坎等附近,有的还需要穿上渔民打鱼用的皮衩下水,在水里泡上几个小时找。

当地的居民告诉记者,柴菌是一种菌菇,长得像黑香菇,但是没有香菇的味道,味道很鲜美,一般用来做卤水菜,味道十分鲜美。除了柴菌没有了,野藕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绝迹。“我接手这个饭店已经9年了,其间从没有见过野藕,据说在我接手之前就已经绝迹了。”王双喜告诉记者。

“柴菌长在芦柴滩里,现在江滩开发,芦柴滩越来越少了,这个东西也就难找了。”找野菜能手曹大姐告诉记者。

找野菜不容易当地仅3人能找到野茭白

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记录了人们在山野树林里寻找松茸的故事。据了解,寻找十二圩的“洲八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目前当地收野芦笋的人有十来个,是几个品种里最多的,能找到野茭白的全十二圩只有3人。

“所有的野菜都是随着气温的升高而生长的,野茭白是在每年柳絮飘飞的时候上市,去年卖到了20多元一斤。”王双喜告诉记者,野茭白从挖野菜能手们的手里挑拣剥了几层皮后送到店里,店里再去掉几层皮,一斤野茭白只剩下4两可以用,做成凉拌菜的售价是50元,“因为数量少,每年都是用来应时令的,因为成本高,这道菜也很难赚钱。”

至于野茭白在哪里?这是一个事关生计的秘密。“我们都是一大早骑着三轮车出门找,一般去年在哪里找到的,今年还到哪里去。”曹大姐告诉记者,但是具体在什么地方,她是绝然不会说的。

曹大姐胖胖的,因为特别能干、还能吃苦被称为十二圩的“杨贵妃”,“大家都是一样辛苦的,都是饭店老板们跟我开玩笑叫的。”

“做她们这行的,一年一个春天仅卖给我们饭店的就能达到2万元,但是非常辛苦,经常来送菜的时候都是泥猴子模样,一般人根本吃不了这种苦。”王双喜说,“洲八样”中的野茭白、鲢鱼苔预计清明节后上市,不过,随着“洲八样”品种的减少,他也很担忧有朝一日可能这些野菜真的绝迹了。扬州晚报记者屠明娟张卓君摄

屠明娟张卓君

赞赏

长按







































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s/2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