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房产网

上图为江苏省-年

  你可知道,从年新中国成立到年,江苏这片土地分归两署一市,直到年底,国家才恢复江苏省建制。你可知道,解放之初,松江、宝山、嘉定、南汇、奉贤等如今隶属于上海的区域,都是江苏的一部分,被称为松江专区。你可知道,直到年,江苏的地级市还只有7个,另外有7个地区。而就在那一年,地区的概念在江苏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13个地级市的格局,共同构成了江苏大地。

  第一次重大调整

  时间:、年调整内容:恢复江苏省建制

  “从解放以后,江苏大的区划调整有五次,而市、县、乡、镇等行政区划的调整,则是一直在进行。”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贾敬业说,首次重大调整,当属恢复江苏省建制。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没有江苏省的建制。“年,江苏全境解放之后,中央政府在这片土地上分设苏南、苏北行政公署,以及华东行政区直辖的南京市,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江苏省当时分别归属这3个省级行政区。到了年11月,中央批准,恢复江苏省建制,撤销苏北、苏南两个行署,并将山东、安徽省原为江苏旧辖的地区,划回江苏省属,比如原属山东的徐州市、丰县、沛县,原属安徽的江浦,就是那时候重回江苏的。”

  年,两署一市合并,那一年,江苏省的管辖范围包括徐州、淮阴、盐城、南通、苏州、镇江、扬州、松江8个专区,以及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南通这6个地级市。有意思的是,6个地级市下辖的区,起名都很不讲究,要么按数字排列第一区、第二区;要么按方位叫东区、南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八大专区之一的松江,下辖松江、宝山、嘉定、青浦、南汇、奉贤、金山等9个县——在之后的年,这片土地以及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先后就陆续划归上海,一部分江苏人也因此变成了上海“阿拉”。年,专区更名为地区。

  第二次重大调整

  时间:年调整内容:地市合并,分设11市

  地区(专区)、地级市并存的格局一直存在了30多年。直到年,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地区”才在江苏完成历史使命,那一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地区建制,并形成了11个省辖市的格局。

  “对于‘地委书记’这个职务,很多年轻人可能没听说过,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是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职位,级别相当于市委书记。地区和地级市都由省政府直接领导,有的地方既有地区,又有地级市,比如苏州地区和苏州市并存,苏州地区就只负责管理苏州市之外的县和县级市。”贾敬业说,随着人们对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出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推进行政机构改革等考虑,“一向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在年又迎来重大调整——撤销地区。”

  据介绍,在这一年,江苏省全面实行地市合并,撤销了徐州、淮阴、盐城、南通、镇江、扬州、苏州地区,将盐城地区所在地的盐城县设为地级盐城市,同时把清江、扬州、镇江三个县级市提升为地级市——淮阴市、扬州市、镇江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分设11个地级市(与现在比尚缺宿迁和泰州两市)。目前,市管县体制已成为各地普遍的管理区划模式。

  第三次重大调整

  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调整内容:撤县设市

  昆山、张家港、江阴等26个县级市,如今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成为小康路上的排头兵,而它们的设立也经历了一个过程。除了常熟早在年即已作为一个县级市而存在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苏共撤销仪征、沙洲等县,设立30多个县级市。直到年,国家暂停撤县设市。如张家港市,年设立;江阴市,年设立;宜兴市和昆山市分别于年和年设立等等。

  县和市的区别在哪里?贾敬业表示,原则上来说,主要体现其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同时,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当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大量的农村人口要向城市转移,那么就具备了设市的基础。虽然有些专家对撤县设市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认,这一调整对加速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少县设市后,发展更添活力,城市规划建设的起点也更高了。”

  第四次重大调整

  时间:年调整内容:增设泰州、宿迁两个地级市

  经国务院批准,年江苏增设泰州和宿迁两个省辖地级市,至此,13个省辖市的格局正式形成。

  谈到这两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贾敬业回忆说,“当时最主要是考虑到苏中苏北发展的需要。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淮阴和扬州两市管辖的地域较大,有人形容淮阴是‘小马拉大车’,虽然不够准确,但也道出了当时淮阴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的一个方面。”

  因此,省委省政府决定调整淮阴和扬州两地的行政区划,实行淮宿、扬泰分治。贾敬业介绍说,在那一年,县级宿迁市被撤销,设立了地级宿迁市,并将淮阴市管辖的沭阳、泗洪、泗阳三县划归宿迁市管辖,实行淮、宿分治。同时泰州、泰兴、泰县这“三泰”地区从扬州市分离开来,设泰州市。

  “泰州的工业基础较好,解放之初就是苏北行署的驻地,而将其设为地级市,更有利于促进其经济的发展。”据了解,当时为了更好地论证调整的影响,省民政厅还专门请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做了苏南和“三泰”地区行政区划问题的研究课题。

  第五次重大调整

  时间:年前后调整内容:撤县(市)设区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年以来,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省内各中心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但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市县同城”问题制约。为了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撤县(市)设区工作。

  当时全省共调整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10个省辖市的行政区划,先后撤并了14个县(市、区),南京的江宁区、六合区,就是在那时由一个县变成了主城的一部分。撤县设区后,城市空间变大了,生产力配置和城市功能布局趋向合理,也增强了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年,南通的通州市也改设为通州区。

  另外,在乡镇调整方面,江苏省也有很大的动作。年,江苏省还有个乡镇,但到了年底,只剩下个。乡镇撤并降低了行政成本,同时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第六次重大调整

  时间:年至年调整内容:撤县(市)设区

年,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撤县改区)年,撤销徐州市九里区。(撤并区)撤销铜山县,设立徐州市铜山区。(撤县改区)年11月,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撤县改区)撤销扬州市维扬区,将原维扬区的行政区域与划出5个镇的邗江区合并。(撤并区)年,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更名)年,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撤县改区)年,撤销苏州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设立苏州市姑苏区,(撤并区)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撤县改区)年,白下区并入秦淮区(撤并区);下关区并入鼓楼区(撤并区);撤销溧水县、设立溧水区;(撤县改区)撤销高淳县、设立高淳区。(撤县改区)年,撤销赣榆县,设立赣榆区;(撤县改区)撤销新浦区,并入海州区。(撤并区)年7月,撤销县级大丰市,设立盐城市大丰区。(撤县改区)年10月,撤销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设立无锡市梁溪区;(撤并区)设立无锡市新吴区。(撤并区)年6月,撤销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设立淮安市清江浦区,(撤并区)同意撤销洪泽县,设立淮安市洪泽区。(撤县改区)

文章来源:江苏城市论坛

赞赏

长按







































呼和浩特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s/1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