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乡土美食岔镇三六全鹅宴

摄影:清溪

一只十斤重的老鹅,被拆分,鹅头爪翅汤卤、肉身红烧、鹅肫爆炒、鹅血与白豆腐烧、鹅架子炖汤、鹅肠煎炒。就这样,一只鹅的各个部位,在餐桌上重逢了,也成为岔镇三六全鹅宴最精彩的篇章。这当中,最令人垂涎的,要数盐水鹅。通体油润,鲜嫩多汁,味道醇和的盐水鹅,也是三六老鹅家的招牌。堂食、熟食外卖,每天都能卖出一百多只,逢年过节,二百只都不一定够卖。

一桌标价四、五百元的全鹅宴,极富特色,也吸引客从四方来。每逢周末,好天,三六老鹅的院子里都停满了苏州、南京、扬州等地牌照的汽车。穷乡僻壤藏乡村美食,大概是吃货们的共识。

三六老鹅是祖传生意。岔镇(原十二里岔)是仪征市泗大线上通往中后山区和安徽天长的必经之路,当地水草茂盛,很家禽的散养,于是抗战前,于国林的祖辈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祖传技艺,在岔镇开设了正兴饭店,其中就有盐水鹅、盐水鸭。真正把岔镇老鹅做出名气,还是从于国林手上开始的。三六的意思,是于国林的父亲在36岁的时候,才生的他,于是起的小名就叫三六。

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只有十八、九岁的于国林就敢驮着熟食,独自骑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从岔镇到扬州解放桥一带贩卖盐水鹅、猪头肉。因为味道好,很受欢迎。然而有几次,他被当作投机倒把份子,熟食被全部没收。遇到这种情形,老于就赖在罚没者的办公室不肯走,扮惨,上演苦肉计,最终拿回熟食,再沿街叫卖,直到天黑才骑回家。老于讲自己发家的故事,两眼总是闪闪发光,声音也比平日提高了一个调门,得意与自信并存。

今年五十多岁的于国林,身体精瘦、脸膛发红,喜欢睨着眼睛看人,浑身上下透着生意人的精明与狡黠,他最喜欢没事的时候,躺在厨房门口的躺椅上,别看眼睛闭着,耳朵却没闲着。有他在,掌勺的厨师不敢马虎,做杂事的服务员大妈也不大敢偷懒。只要稍微听到门口汽车响声,老于立即起身去招呼客人,遇到头头脑脑的大人物,他显得格外殷勤。

重男轻女的老于只有一个女儿,这也是他的心病。这些年,女儿上完大学回到家乡接他的班,多少给老于一些欣慰,但做盐水鹅的核心技术,他依旧藏在心里。

岔镇做盐水鹅生意的,有好几家,就数三六老鹅的资历老。每个到三六老鹅店来采访的记者,都会被老于带到餐厅里的一角,墙上悬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他指着一定让记者拍照。谈及盐水鹅的工艺,于国林说要放13种草本佐料,先用‘武火’攻,再用‘文火’焖,但这些都是大面儿上的制作方法,谈及经验、细节时,他开始支支吾吾,左右而言他。也是,生意人安身立命之根本,可不就靠这点“秘密”吗!

岔镇前往天长的道路原本从三六老鹅的门前过,然而新修的马路,让车辆拐了一个弯儿,这对三六老鹅的生意多少有影响。不过,于国林也不着急,他在镇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笃信桥到船头自然直。老于筹划着把后院墙扒开一个门,刚好直对新道儿,他相信自己有这个本事把事儿摆平。

(文:朱红/嫁作扬州妇)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s/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