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来,仪征农商行在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的道路上,秉承“立足三农、服务小微”的原则,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念和做法。
1
战略谋划,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机制
(一)明确普惠金融服务工程的目标:实现三个“全覆盖”,达到三个“百分百”,解决“三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三个“全覆盖”是指:行政村社区金融综合服务站全覆盖,自然村村村通全覆盖,普惠金服城乡居民、小微企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服务面全覆盖。三个“百分百”是指:目标群体客户建档面百分百、有现实金融需求或潜在金融需求的客户金融产品应用与阳光信贷授信发卡率百分百、与在外经营客户的金融服务对接百分百。解决“三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指:解决小额消费信贷需求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解决金融产品种类和额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问题、解决农民应该享有金融服务便利的尊严没有得到应有尊重的问题。
(二)构建“六化同步、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六化同步”是指操作规范化、流程标准化、产品系列化、运行体系化、数据处理电子化和服务便利化;“六位一体”是指集合员(三农信息员)、站(金融服务站)、顾(三农顾问)、经(客户经理)、点(管理人员挂钩点)、行(农商行)于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三)构建普惠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制定普惠金融发展五年计划。将“普惠金服”工程列为本行商务转型的重要内容和转型目标同步。年是普惠金融服务工程的“初始年”;年是“工程建设深化年”;年是“工程建设提升”年;年是“工程建设优化”年;年是“工程建设成型”年。通过逐步推进,达到普惠金服队伍、管理、产品、体系、效率“五适应”,政府、客户、银行“三满意”,在此基础上形成普惠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实现普惠金融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体系化、电子化、便利化”的业务模式。
2
创新做法
(一)优化流程,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在充分调研目标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全面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满意度。一是针对小微企业、经营户、农户等不同客户对象制订针对性的普惠金融服务业务流程;二是以普惠金融的阳光信贷工作为抓手,全面实现各类建档、授信数据进入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化的数据管理,落实对阳光信贷业务的“批量化、工厂化”操作模式;三是契合电子银行业务渠道的建设,积极推广电子银行渠道自助申贷、自助办贷、自助还贷的电子化业务办理模式;四是落实对普惠金融收集的电子数据与本行客户集群系统进行各项业务的匹配,精准分析目标客户,精准制订营销方案。
(二)按需定制,全力推动产品创新。根据金融产品设计与客户类群相匹配的理念,丰富信贷、存款、电子银行等产品。尤其在信贷产品方面,一是针对普通农户、居民、企业员工的家庭消费,推出“幸福家庭消费贷”、“生态家园按揭贷”、“生态家园光伏贷”;二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推出“白领幸福贷”;三是针对小微企业,推出可以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基础贷”、“易贷通贷款”;四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林权抵押贷”。此外,根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出“房易贷”、农房抵押贷款,积极与相关推动政策扶持,包括与市团委协同开展的青年创业贷款,与市妇联协同开展的巾帼创业贷款。
(三)精准营销,全面提升目标客户和市场的营销成效。围绕对目标客户和市场的分析,通过精准营销模式的有效推动实现营销成效的提升。一是全面布置落实围绕本行股东、员工、机关事业单位、服务的客户等开展的股东链、员工链、系统链、政府链、客户链的五链排查工作,扎实有效对五链的排查结果进行梳理分析,落实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二是强化分层营销机制的执行,充分发挥个人、网点、总行的上下联动、团队协作的营销机制,提升营销成效;三是全面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新型农业主体、经营户的电子地图,根据电子地图标注的目标客户和市场覆盖情况开展精准营销,逐步落实将表格式的电子地图向系统支撑的定位式电子地图提升。
(四)立体宣传,持续提升“普惠金服工程”社会品牌。全面组织开展对“普惠金服工程”的宣传活动,一是媒体的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公共媒体,建立普惠金融的宣传专栏,不间断地展开宣传;二是信息的推送,通过向本行客户的移动手机发送各类金融服务和产品信息,拓展北京医治白癜风医院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