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经南京地震局地震遥感探测,证明庙山地下有一座南北长32米、东西宽18米、深约18米,有三座8×8米、呈“品”字形排列的大型地下木结构建筑。为已发掘的高邮神居山(即天山汉墓)广陵王1号墓的4倍,是现今已知我省境内的最大西汉木椁墓葬。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推断,庙山汉墓的主人应是西汉一位诸侯王,吴王刘濞可能性最大。年10月22日,庙山汉墓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向省文物局申请考古勘探立项。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鼓楼(明代)真州镇
仪征鼓楼,为江苏省现存三大鼓楼之一。始建于明代成化二十三年()历经清代及建国后多次维修,年又对其进行了大修,保存了原有风貌。坐北朝南,台基面阔26.8米,进深20.9米,高6.75米。台基上部建有两层楼,楼面阔三间8.2米,进深5米,重檐歇山顶。该楼通高28.6米,占地面积.86平方米。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塔(明代)真州镇
天宁寺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毁于五代十国,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历代屡建屡毁,明洪武四年(公元年)又重建,即现在所见的砖木结构塔身。塔身外部为正八面形仿楼阁形状,外部层层有回廊,砖木结构建筑;塔体内部为正方形,层层收宿,交错上升,总体气势十分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原塔高近70米,现高47.2米,仍为江苏省境内最高之塔,是历代文人来仪征观光的景区。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东门水门遗址(南宋)真州镇
东门水门遗址位于真州镇东南隅,古运河与城墙交汇处,是一处重要的水工建筑遗址。年3-5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揭示出水门南北两厢石壁、东西四摆手、门道及北侧城墙等遗迹,出土文物多件。水门遗址基础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工艺考究,制作精良,使用时间较长,印证了仪征自宋至明清城市及运道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神墩遗址(西周—春秋)陈集镇
陈集镇丁桥村境内的神墩商周古文化遗址,这一圆形高台地,文化层厚达5米,初期出土有细石器斧、锛、环等器物,年由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进行第一次科学发掘,发掘出成片的居住草木泥墙房屋和红烧土块等遗迹,上层达到战国文化、下层是商文化,其中出土的麋鹿角骨戈文物为全国考古首次发现,铜器作坊遗迹出土了铜箭簇,还有成组的陶器生活用品,是苏、皖、鲁、豫地区夏、商、周文化的一处重要的科研基地,也是江苏现存保护完好的商周文化遗址。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郭山遗址(西周—战国)新集镇
这处商周古文化遗址土层中遍布作为生活用具的陶器的各种残片,有夹砂灰陶、夹砂红陶、黑皮陶,陶片上饰有几何纹形图。环绕遗址东、西、南三面的古壕沟,这些壕沟是古人用来防御野兽入侵的,商周时期的人们可能居住在北面的高地上。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一批)---状元井(北宋)真州镇
位于城南商会街。井栏为青石质,平面外作正八角形,现五个面上存有高浮雕图案,内容为新科状元骑马游街的场面,形象生动,雕刻精美,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宋代风俗画。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一批)---纪年井(元)真州镇
位于解放西路染坊巷。井阑为青石制成,圆形,井壁以青砖砌成,井栏上有两行题记,每行十字,直行楷书:“元统二年岁次甲戌重阳后有四日命工开泉谨题”,铭文表明此井阑的时代是元代元统二年(公元年)。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一批)---八卦山明墓(明代)月塘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一批)---周太谷墓(清代)青山镇
周太谷,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安徽池州人,(-年),中国最后一个儒学学派—太谷学派的创始人。太谷学派广泛传布于仪征、扬州、泰州、苏州一带,百余年间盛行于江湖,全盛时徒众达万余人。原墓地已被仪征化纤征用,年移葬现址。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赵墩遗址(商周)真州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河西街八角井(明代)真州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两淮盐务总栈旧址(清代)十二圩
清道光年间设淮盐总栈,初设于泰州,后迁至瓜州,由于江流冲刷,瓜洲江岸不断坍塌,威胁盐栈。为了淮南几十万引盐的行销大计,在当时盐政李宗羲、盐运使方浚颐的主持下,决议迁栈。经过实地勘查和综合分析,决定将盐栈由瓜洲迁往十二圩,自此十二圩成为两淮盐务汇集转运重镇。盛时有整齐街市5华里,注册商铺家,人口20万,停泊在十二圩江面上的盐船达二千余艘,人称“小上海”。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三官庙(清代)新城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文状元桥(清代)真州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慧日泉(清代)真州镇
在天宁寺塔以北。宋苏东坡客寓真州时曾饮用此泉,取名“慧日泉”,并书写镌刻于井栏上。历代名士慕名前往汲水煮茶的很多,清王世祯有诗咏之:“自怜五载真州客,初试东坡慧日泉。”苏氏井栏于太平天国战争中散失,清光绪十二年重建时刻“古慧日泉”于其上。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盛氏兄弟故居(清代)真州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都会街48-2号民居(清代)真州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商会会馆(民国)真州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河西街5号叶氏宅(清代)真州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张氏宗祠(民国)青山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青山镇军事碉堡群(民国)青山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清真寺(近现代)真州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盛白沙烈士纪念碑(年)真州镇
盛延祺(~)字白沙。宣统三年由赵声、韩恢介绍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返仪到乡镇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民国二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曾参与密谋南下讨袁起义。民国3年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民国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人发动的夺取肇和军舰的起义。民国5年在上海由韩恢引见孙中山。年被陈炯明叛军杀害,国民政府追认其为海军中将。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盛延祺为革命烈士。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二批)---盛成母子墓(近现代)青山镇
盛成先生(-)是本世纪中国一位集作家、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汉学家为一身的著名学者。他出生于仪征的一个家境没落的汉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代便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年,在光复南京的战役中,盛成被誉为“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并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褒奖和鼓励。年参加“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年脱离台湾移居法国。年回国,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年荣获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三批)---虎山遗址(西周—春秋)新城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三批)---荷叶地遗址(西周)真州镇
大致在这里,没有找到保护牌具体位置不能确定。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三批)---马坝、林果窑址群(唐—五代)新城镇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三批)---仪扬运河真州段故道遗址(南宋—清代)真州、新城镇
响水闸遗址
通济闸遗址
罗泗闸遗址
拦潮闸遗址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三批)---真州城城墙遗址(明、清)真州镇
东城墙遗址
南城墙遗址
■仪征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第三批)---魏然将军墓(年)马集镇
魏然(-),江苏仪征人,年组织抗日武装,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抗战期间在仪征本地入党的第一人。年,修建十三陵水库,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调整工程指挥机构,魏然被提名担任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现场施工总指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