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仪征抗日老兵刘茂芝富家阔少报

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从仪征市大庆南路车辆厂宿舍区发回现场报道:年4月22日12时10分,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相约仪征电视台记者,与仪征化纤红色藏品艺术馆李臣星汇合,共同采撷仪征籍抗日老兵刘茂芝战斗经历,见识这位月塘集踏上抗日救亡路的“阔少”,真实再现当下“抗日神剧”是“大小姐”、“阔少爷”投身抗日救亡的人物原型。

首先透露两个秘密,:一,笔者和采访对象是同乡,两家相距不足一里地;二,我和采访对象的小女儿刘其如还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记得从孩提时起,我们就知道刘茂芝是打鬼子的新四军;也知道街上这个威武的刘主任,经常会头疼,因战伤走路腿不便。现在知道,这些都是打日本鬼子时候留下的伤病。

刘家是抗日革命根据地月塘集知名大户,刘茂芝则是富贵家庭走出去,参加抗日救国的“大少爷”,这事在当时的月塘影响特别大,许多民众纷纷效仿,报名参加新四军打鬼子。加上他退役后一直在月塘街道当主任,这让我们这些小辈,从小就在心目中敬重和佩服他,视其为心中的偶像,立志长大后,也像他一样参军报国,这也是笔者连续3年报名应征的原动力。

中午12时许,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率队,踏进了这位“抗日老兵”的家门,刘茂芝和他的两个姑娘,早己等候我们的到来。三拨人马,从三个不同的方向采撷各自所需要的素材,为了不至于相互撞车,简单沟通后商定,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和电视台,因采访题材相对接近,先行提问采访。

尽管93岁高龄,因为出生在殷实富裕的大户人家,有着“阔少”绰号的刘茂芝,身体的“底子”厚实,让人感觉不到已是九十向上的老人,在记者问出第一个话题后,思路十分敏捷的他,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走上抗日救亡之路。

刘茂芝回忆道,月塘集地处苏、皖交界,是扬州地区的丘陵山区,对外交通只有东南西北四条窄路,但每月“三六九”的赶集,让月塘集虽偏处一偶,但却是周边十里八乡的中心,生活在此间的百姓民风淳朴,生活怡然自乐。我祖上就是看中月塘风土人情,在明末清初时,自南昌一路东迁躲避战乱,最终定居月塘集。由于祖上经商,生活相对富足,在此后的近年间,陆续兴建大宅10进有余,虽历经战乱,至抗日战争时仍有4进。即使十不存五,但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剩下的祖宅仍是周边乡里有数的大院大宅,同时也是新四军交通站的通信站。在最后面的一个厢房里,就架着新四军交通站的电台,在厢房外的窗口,电线搭在一根高高的树杆上,那是新四军地下党发报的天线。

月塘是新四军和地下党的根据地,更是抗日的的地下交通站,这让驻在扬州、天长等地的日伪军如鲠在喉。在我记事的时候,驻谢集的日本鬼子,在汉奸和“二鬼子”(皇协军)的配合下,对月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并将月塘街大部分房屋烧毁。我家临街的房屋也被焚毁不少,仅剩里面一进半还能住人。经过几十年风雨浸湿,如今已经破烂不堪,几近倒塌。

小日本没有几个鬼子,就能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月塘老家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伤天害理无恶不作。这让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刘茂芝愤愤不己,再加上家里住着的新四军和地下党熏陶,作为月塘是大户人家的刘家“阔少”,在年6月作出了一项在当时可谓是惊人之举,18岁的刘茂芝,告别了宠他的父母,报名参加了新四军,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革命大道。刘茂芝介绍,年6月入伍时,他被编入淮南军区仪征三支队,年3月编入新四军二师四旅十一团。这与笔者前几天采访的泰州市仪征籍抗日老兵张贵政同在一个旅,张贵政当年在新四军二师第十团,和刘茂芝可谓是很近的战友。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投降后,在中国大地上仍有日伪军企图负隅顽抗。刘茂芝所在新四军二师四旅随罗炳辉将军北上支援山东军区,在津浦路西一带驻防,随后参加了津浦路战役,都是在山东境内,其中二打韩庄更是让他记忆犹新。当时,日本鬼子投降了,却不肯就近向我们新四军缴械。于是部队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所在的4旅奉命对韩庄及其周边据点日寇进行攻击,全歼伪军千余人,迫使百余名日本鬼子向新四军部队缴械投降。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重返南京首都,刘茂芝随所在部队“北撤”,还未享受抗日胜利成果的“阔少”刘茂芝,始终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在共产党的组织和部队的领导下,投身到抗击国民党和蒋家王朝的烽火岁月。

我是在攻击国民党军队守城战斗中受伤的,刘茂芝回忆到。韩庄对日军作战后,到年10月前,我一共又参加了三次战斗。第一次是朝阳集战斗;第二次是泗州战斗;第三次是中心余沟战斗。第一次朝阳集战斗,因为研判敌情有误,我们打的比较艰苦,三天后才将国民党守军击败。第二次泗州战斗,恰逢连天大雨,大水将泗州城围了起来,根本看不到进城的马路,这与泰州仪征籍抗日老兵张贵政所述泗州战斗场景高度相似。刘茂芝在攻城当天晚上,报名参加了尖刀排,沿着城墙边的小道,接近城池,攻入解决了泗州。不仅打赢了仗,刘茂芝人生就此也实现了一次转变,荣立战功的同时,年10月底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刘茂芝,提前转正为中共正式党员,实现了他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政治意愿。紧接着,刘茂芝又参加了年第三场对国民党军的战斗——中心余沟战斗。他继续以尖刀排成员身份,冲锋在先,在进攻过程中,遭遇国民党军队的炮火阻延。作为刚入党的尖刀排战士,他在一轮炮火尚未停止前,就跃出战壕,扑向敌方阵地。为了阻止刘茂芝等冲锋,敌人用炮火对进攻的刘茂芝等进行压制,导致刘茂芝左脚踝被子弹贯穿,头部、腰部多处负伤而当场昏迷,等枪炮声停息后,刘茂芝因伤痛而苏醒,硬是从死人堆里爬回到团部,由战医院抢救。其中,脑部弹片至今还残留在体内,年轻的时候,时常头疼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身体好,又当过兵,自己忍忍也就过去了。直到后来有了脑CT机后,经过脑CT检查,医生发现我的头部有金属,才知道年中心余沟战斗中,头部被弹片击中,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弹片一直未能取出而留在脑中,导致经常性头疼。

我被战友从战场上抬下来后,立医院治疗。后来,上级根据当时战场形势发展态势,组织上又将我安排到山东荣城地区荣校疗伤。年,我眼看着自己的战友们,在前方英勇杀敌,而我还靠别人服务,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主动要求出院,找到原部队的指导员,请求归队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斗。指导员看我伤还没有养好,没有同意我归队参加一线作战,而是将我安排到了山东军区后勤部,负责作战物资的仓库管理工作。虽然没能到前线作战,医院让别人服务强,心存远大志向的富家“阔少”,没有因为看仓库而消沉,他把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当作神圣的使命,先后保障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直到全国解放。他先后在华东军区运输部上海直属中站、二中站,南京军区运输部军需二库,,负责看守武器弹药库,直接参与解放台湾作战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年到年,刘茂芝被抽调赴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从事后勤物资保障,负责押运前线作战用弹药装备,为保卫新中国作出了贡献。年,朝鲜战事趋缓,台海斗争进入长期化,刘茂芝响应组织号召,退出现役回到老家月塘。

“阔家大少”刘茂芝回来了!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山里的人们,纷纷来到月塘街上,挤在刘家大院门前,看看这位离家出走,参加抗日救亡的“阔少”,如今变成了什么样了。除了多处受伤,刘茂芝变得成熟了。组织上根据刘茂芝在部队的战功和经历,将他安排在月塘街道当主任,月塘街道成立商业合作社后,刘茂芝又兼任商业合作社的经理。年7月,刘茂芝光荣退休。

93岁的“富家阔少”刘茂芝,如今幸福地过着悠闲的晚年生活,居住在儿子家中,享受着天伦之乐,看到眼下国强民富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刘茂芝很欣慰。他说,少壮时,国破家不宁,我毅然决然选择跟党走向抗日救亡之路;年迈了,国强民安康,我心安理得享受儿孙满堂天伦之乐无缺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tc/11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