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子按八卦建成,外人进去就迷路,竟隐

在中国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有这么一个村子。它坐落在县城东北角,距离县城40公里。四面环山,村子里巷道纵横交错,路都是用石板铺成,巷道两边用石块砌成高墙。每一条路宽窄一样,用的材料颜色基本也相同,很容易使人发生视觉错乱。这个村子叫做马家寨。

其实这个村子的秘密早在民国的时候就被说破了。年,邻村的一个妇女和马家寨的妇女发生了口角,邻村妇女骂马家寨妇女:“我胡家老祖宗为了保你家老祖宗,千山万水的跑到这个破山沟子里,现在你们还跟我们抢浇地的水,真是太过分了”。要说这胡家女子也是有点过分,不光说了上边的话,她还历数吴三桂、陈圆圆的过往,当然说的不是什么好话。

吴家妇女跑回村里叫人,吴家人呼啦出来一大片,见胡女还在,便问她说了什么。没想到胡女真的又说了一遍,不过话音未落,她就被吴家人给打死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说吴三桂和陈圆圆的坏话。

对,这里的吴家人真的就是吴三桂的后人。大家都知道吴三桂起兵反清,后来病死之后,反清大业失败。康熙是个心狠手辣的皇帝,对吴三桂一脉斩草除根,连个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那么这里的一支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

原来早在清军破城之前,陈圆圆就已经由大将马宝护送,带吴家部分子孙秘密离开,一路逃到了贵州。由于清军追的太紧,马宝为转移朝廷注意,向清军投降,遭凌迟处死。吴家人一方面为了感谢马宝,一方面为了避风头,将村子命名为马家寨,族人也全部改姓马,直到嘉庆年间才复姓吴。

为了保守秘密还不能让族人忘记历史,他们创立了秘传人制度。秘传制度不创族谱,不见文字,设秘传人,代代分房口口相传。传授家史时,口口相授,决不能写出一个字。这秘传人制度也为后来证明吴三桂墓的真实性做了贡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黄透松在马家寨进行过考察。当时只发现了一块碑,碑文为“受皇恩颐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硕甫墓”。但是直到年5月27日,全国首届贵州岑巩陈圆圆吴三桂史迹研讨会在凯里闭幕。才确定了这里就是真正的吴三桂墓。

吴家后人新立墓碑

马家寨所有房屋都是明清风格,房龄均在百年以上。家家堂屋供奉天地君亲,且都称堂屋为延陵堂。吴三桂当上将军之后别号“延陵”。碑文残破不堪,后来由秘传人讲述才得以破解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ms/9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