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16岁中武举,在与清军交锋中屡立战功,28岁时已升至总兵(从二品)。崇祯十五年(),皇戚田弘遇为巴结吴三桂,将其掠买的陈圆圆相赠。吴三桂将圆圆留在北京,自己回到关外前线。
两年后,北京被李自成统率的大顺军占领。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权衡利害后,接受招降条件,率部进京“朝见新主”。不料行至半路,得知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不由勃然大怒,当即返回山海关。李自成招降不成,遂率十万精兵前来攻打。吴三桂自知不敌,向清军求援。顺治元年()四月,吴三桂与多尔衮所率八旗精锐联合作战,击溃大顺军。这为清朝定鼎北京开辟了胜利之路,吴三桂由此也背上了“汉奸”“叛徒”的骂名。其后,吴三桂奉命追剿李自成。顺治二年,李自成兵败后,被地方地主武装击杀。接着,吴三桂率部驻守陕西汉中,由此进军四川,再南下贵州、广西、云南,灭掉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小朝廷。康熙元年(),因功晋爵为平西亲王。
康熙十二年,清廷下令撤藩,吴三桂遂起兵反清。由于不得人心,节节败退,遂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宣布即皇帝位,国号大周。之后不到半年,即于八月十八日病死。胡国柱等心腹将吴三桂遗体秘密运至贵阳,受遗命即位的其孙吴世璠到贵州迎接,后即携祖父遗体匆匆赶回昆明,秘密安葬。据说,只有其岳父郭壮图等极少数人知道葬地。
康熙二十年十月,昆明终被攻破。清军入城后,全力寻找吴三桂墓,结果均系伪墓。后来得一消息:吴三桂已被火化,骨灰匣藏在安福园石桥水底下。果然在桥下找到骨匣,即刻送往北京。康熙帝不辨真伪,即命将“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示众。
当清军平定叛乱的时候,吴三桂早早地就病逝了,只是为了抵御清军,才秘不发丧。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不敢公开举行隆重葬礼,不得已而秘密安葬吴三桂。据说,只有其岳父郭壮图等极少数人知道葬地。等到叛军最后一道防线昆明被拿下,吴三桂的坟墓才在康熙的寻找下被发现。骨灰匣找到了,但是其坟墓依然是个谜。
吴三桂清朝视吴三桂为十恶不赦之罪人,故其子孙为生命计,约定不向外透露一字,绝对保守秘密,不许说,更不得写,连家谱也不准修。但又担心家史失传,便想出一个办法:在每一代男青年中秘选一优秀者,由上一辈传人将祖上历史口授三遍,让其默记心中。担负其事的传人,即被称为“秘传人”。
专家研究陈圆圆墓地
专家研究陈圆圆墓地
现代考古学家的考察发现,在贵州黔东南州岑巩县马家寨,现陈圆圆和吴三桂墓。吴三桂的墓地在当地一家吴姓人家的家族墓中,吴家人在祭祖时意外发现了这座样子特殊的墓地,经调查人员通过专业手法复拓残缺的碑文之后,赫然出现了“受皇恩颐养天年八十五岁,吴公号硕甫墓”十七个大字。碑文复拓成功之后,调查人员立刻展开了研究。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考证,可以得出此墓主人就是吴三桂。消息一经传出,马家寨的村民纷纷自称是吴三桂的后人,他说自己曾经听起祖辈提起此事,但是当时迫于社会压力,他们也就一直都没有四处宣传。
吴三桂用过的大刀
吴氏的“秘传人”吴永鹏
虽然说村子叫作马家寨,但是全寨多位村民可都以吴姓居多,村子里有一位吴氏秘传人名叫吴永鹏,他说自己家中有一本秘传称家史叫作“御字簿”,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族谱”。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村子还有秘传的“皇伞”,后因家贫拿来当被子盖而毁,见者不少。还有当地存有的金杯银筷也被拿到野牛山的亲友家收藏而失,最后证实被偷卖了,而最后仅有的两把大刀,一把96公斤,一把80公斤(实称12公斤),刀把有绣球,最后也因贫穷被当作废铁卖出去了一把。
专家走访多处吴氏家居,发现重要证据:各家堂屋中央供奉各神主之位,称“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其中,“延陵”两字是关键:春秋时,延陵为吴国属地,今为江苏之地。吴三桂的祖先,即源出于此。古人重籍贯,往往以其祖籍地而名之,或引以为号。吴三桂发迹后,人们常用“延陵”称之。明清之际,诸多史家亦用“延陵将军”代称吴三桂。吴氏家家皆设“延陵堂”,这就与吴三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专家在调查后,证实了马家寨的村民确实是吴三桂的后裔。
陈圆圆墓
就在吴三桂墓地较远的一块空地中,专家发现了陈圆圆的墓地,只是,为何远离吴三桂的大本营呢?原来,根据其守墓人描述,当年吴三桂死后,形势急剧恶化,陈圆圆毅然决定偕同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等秘密离开云南,并将吴三桂遗体带走,潜入贵州岑巩县的密林山洞,待数年后风声渐息才下山,搬至今马家寨定居。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