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只为兑现祖父的一句承诺仪征好夫妇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扬州仪征市新城镇新北花园,有这样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为了兑现祖父的一个承诺,义无反顾地照顾耄耋老人的生活起居,履行着比亲生子女还要尽责的孝道。老人户口在南京,医保关系在南京,看病要去南京,夫妇俩从未嫌过麻烦。这对夫妇名叫陆永建、薛久英,他们的做法,在当地树立了敬老、孝老、爱老的榜样。13日,记者采访了这对可敬的夫妇。

  陆永建5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后均重新组建家庭,陆永建只好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有个妹妹,嫁给在南京下关白玫瑰理发店的理发员景国发,生育过两个孩子,都没有存活。景国发夫妻俩想过继一个小孩养老,爷爷对姑姑说:“不如让我的儿子,做你们的子女,让侄儿为你们养老送终吧。”世事难料,爷爷奶奶去世后不久,陆永建的父亲也在打工途中因车祸身亡。15年前,陆永建的姑奶奶生病去世后,孑然一身的姑爷爷景国发,直接把家从南京搬到了仪征市新城镇新北村的陆永建家。从此,陆永建、薛久英夫妇,全身心履行起亡父的责任,兑现祖父的承诺。

  陆永建上午外出打工了,只有薛久英在家。她告诉记者,昨天晚上12时许,小夜班刚下的陆永建刚到家,车还没有放稳,躺在床上的姑爷爷景国发醒了,他对侄孙陆永建说:“外面天亮了,想起来转转。”“老爷子呀,我刚下班,早呢,现在还不到凌晨1点,外面亮的是路灯。”“我躺在床上腰疼,你和久英就给我穿衣服吧,让我起来转一下。”于是,陆永建、薛久英夫妻俩,只好帮助老爷子穿上衣服,推着轮椅,让景国发到院外遛遛。

  从姑奶奶15年前去世,陆永建、薛久英夫妇为了兑现祖父的承诺,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高龄鳏寡老人景国发,替早亡的父亲(公公)尽孝。家里突然多了一个79岁高龄的老人,陆永建、薛久英全家还不是太适应,几间旧房屋,只好重新布局,把朝阳最好的位置,让给姑爷爷;家里做饭,最好的菜,先装给老人吃……就这样,一晃10多年过去了,景国发从古稀之年,变成了耄耋老人。从刚开始行动自如,到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外出,陆永建、薛久英夫妇一直不离不弃,履行着对长辈的孝道。

  电话中,说起服侍景国发,陆永建说,功劳都是老伴薛久英的,“之前,我天天要外出工作,挣钱养家糊口。老伴薛久英既要照顾老人,还要顾及小的,我家一儿一女,都己成家,又都添了小孩,孙子、外孙女又全部由薛久英照应,生活压力不小,但她从未因为照顾姑爷爷而产生烦躁情绪。”记者了解到,随着景国发年龄的增加,服侍他也变得越来越艰难。1米80多的景国发,重达斤,每次带老爷子去浴室洗澡,都是全家总动员:薛久英负责老人的换洗内外衣准备和洗涤;陆永建和儿子负责搀扶和浴室的安全保障。看到这家人都在服侍景国发,周围邻居说,陆永建、薛久英一家都是好样的。

  新城镇成为汽车工业园区后,陆永建、薛久英家拆迁了,因为人口多,全家共有两套房子和一个车库。为了照顾景国发起居,陆永建、薛久英放着楼房不住,硬是搬到楼下的车库,和景国发一起住在34平方米的车库里,方便照顾老爷子。

  “我年嫁到陆家,经常看到姑奶奶和姑爷爷,听说老公的爷爷曾经承诺过,要让自己的儿子为姑姑、姑父养老送终。公公意外亡故了,这份承诺理所当然就得由我老公兑现。”薛久英说,帮老爷子洗洗补补,让他吃好喝好休息好,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最难的是他年事己高,看病困难。景国发的户口在南京,医保关系在南京,医保卡在仪征、新城都不能通用,生病住院,只能到南京住院医治。

  去年9月,老太爷突发大病,夫妇俩包了一台车,直接送到南京住院,20医院,24小时连轴转。“想喊护工,人家来一看,要按一个半护工收费,想想还是我自己护理算了。”薛久英说:“服侍时间久了,老太爷一刻也离不开我,这些年来,别人都能抽个空,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我连春节期间,都不能出门半步,有时也想歇歇,但看到老太爷慈爱和信任的目光,还是坚持做下来,老人家没有子女,无依无靠,丢下他不管,我们舍不得,也不忍心这样做。好在老爷子没有什么不良嗜好,生活上也不挑剔。这几年,我的儿子女儿也婚嫁了,家里帮助服侍老人的力量大了,我的担子也相对轻松了些。”

  陆永建、薛久英夫妇照顾耄耋老人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特别是孙媳妇薛久英任劳任怨地照顾姑爷爷的举动,受到左邻右舍、四乡八镇的好评。邻居们都说,陆永建、薛久英好人有好报,子孙满堂、生活美满,就是上苍对他家孝敬耄耋老人的最大馈赠和回报。

赞赏

长按







































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ms/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