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记者从餐饮行业了解到,位于仪征的重庆四姐老火锅迎来特殊“跑堂”——智能送餐机器人,吸引众多顾客的目光。机器人服务员在扬州并不是新鲜事,扬州晚报之前也曾报道过。据了解,这次的机器人是女性形象,每次充电后可持续工作约6小时,具备自动送餐、空盘回收、菜品介绍等功能。
近年来,不少餐饮企业将机器人“请”进店内为大家服务。那么,机器人在餐饮行业使用中利弊几何?这一新鲜玩意儿是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扬州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记者探访女机器人“服务员”进入扬城
5月18日,记者前往仪征探访时看到,午餐时间,这家火锅店的人气很旺,前来消费的顾客不少都拿着手机,边品尝美食边对着一位特殊的服务员进行拍照。
记者看到,这位特殊的服务员是一个机器人,身高约1.5米,女性形象。而此前市区一家火锅店引进的是看不出性别的机器人服务员。只见这位“女性服务员”沿着餐厅设计好的路线将菜品送到顾客的餐桌上,一路平稳,遇路障便会开口说话:“前面的帅哥(美女)请让路,我在工作。” 而将菜品送到对应桌号前时,则会提醒:“您好,您点的菜已到,请您拿一下。”正在用餐的市民王曦顺手取下菜品,并触摸它手部的‘BACK’按钮,机器人自动返回后厨位置,等待接受下一步指令。
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圆头圆脑的新玩意儿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尝鲜”,特别是小孩子纷纷留影拍照。“这两天,店里天天爆满,每天要翻台两三次!”重庆四姐老火锅相关负责人笑着说,机器人来了,客人主动合照,在 据介绍,这家连锁加盟的火锅店开业不久,该负责人发现,现在,用人成本较高,使用送餐机器人可以降低用工成本、解决用工难题。有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扬州市场上传菜员年薪近4万元,机器人前期投入4万,但能用上好几年。“机器人每天只需要充电1至2个小时,就可以工作6个小时,一天能送几百份特色菜,所以,利用机器人代替部分人工作业十分划算。”
“现在机器人服务员越来越多,功能也不断更新。”该餐企负责人表示,这是一次尝试和探索,机器人代替部分人工,既聚拢了人气,又解决了用工难题,一举两得。
众说纷纭可节省成本但无法全部替代人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陆续“走”进餐饮企业,有的负责传菜,有的负责炒菜,依赖于不同的运行程序,完成诸多环节。去年,万家福北巷佬土鹅肠火锅店内就引进了机器人服务员,“机器人”在店长指令下,它就会给客人端茶、送水、上菜;前几年,由扬州大学烹饪学院教授周晓燕牵头,成功研制机器人炒菜机,将各大菜系名师的烹制过程编程,更新厨房设备等等,越来越多的机械化、标准化融入餐饮行业。那么,机器人进入餐饮业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业内说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的当下,机器人替代人工是必然趋势。同时使用机器人也是一种宣传手段,机器人餐厅吸引无数体验者,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市烹饪协会秘书长邱扬毅表示,如今的餐饮市场注重多样化、个性化和服务性,机器人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消费体验,但人机隔阂易缺乏“服务意识”,“部分替代可行,但单纯做机器人餐厅,由机器人全权负责收银、炒菜等环节,有待进一步实践。”“时代需要创新,餐厅竞争力的核心一直未改,菜品特色和服务质量。”不少年轻创业者表示,“新的设备可以给餐厅带来活力,造成一定的话题性,变相地增加了客源。而随着人们对于私人定制服务的需求,未来会有更多的个性服务,到那时,餐饮行业将会注入更多活力。”扬州晚报记者屠明娟
屠明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