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五月初五
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大家都熟悉
青岛地区的端午节风俗有哪些
青岛晚报记者张琰曾独家采访
青岛大学民俗学博士马光亭
一起来解读青岛的端午民俗吧
即墨把端午节曾叫“耽误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起”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青岛的端午节有自己的风俗,且看一位青岛网友记述的自己记忆中的端午节。
1风俗1拴绒线端午这天,清早一起床就会看到我的手脖、脚脖被妈妈栓上了彩色的端午线。妈妈告诉我,过完端午节必须在第一个下雨天,才可以摘下扔到院子水沟里,随着雨水冲走,以求平安和风调雨顺。
2风俗2拉露水端午节这天早晨,男女老少都到野坡去拉露水,将庄稼青苗或草、树上的露珠沾到手上,用它擦脸擦眼,据说这样擦眼明目,擦脸神爽,不得眼疾不生病。
3风俗3采艾草青岛即墨一带相传,明朝永乐皇帝见一村妇正怀抱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落荒而逃。永乐帝追问为何抱大领小,村妇说长子为前房所生,小儿是自己所养,长子死了绝后,小儿没了可以再生。永乐帝从路旁拔一棵艾蒿,让村妇回家插在门旁,并命令士兵见门上插艾蒿者不得入内。村妇将这消息告诉村民,于是家家门旁上插艾蒿,全村人皆平安无事。所以后人将艾蒿改名为艾子,即“爱子”之意。
4风俗4吃粽子现在大家都知道过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但在过去青岛人还传说即墨人把端午节念成“耽误节”。据说过去有一个老农在地里种了芋头,5月初五这天来到地里,看见芋头都没长出来,就说“耽误了”。后来受全国习俗影响,也开始吃粽子。
采艾蒿?很多山头有多生背阴处“以前山上艾蒿有的是,真是愿意采多少能采多少。”确实如此,据青岛的民俗专家介绍,青岛是丘陵地形,几十年前城市化进程还不发达的时候,市区的山头上或野地里在这个季节到处是艾蒿。即使现在,市区山头如浮山、太平山、信号山、观象山、北岭山等山上还有一些艾蒿,只是数量不如以前多。艾蒿这种植物喜半阴,一般近潮湿环境而生,且多长在山坡沟沿的背阴处。
但是要说艾蒿多的地方还是青岛附近的农村。长年爬崂山的山友们介绍,这个季节崂山里到处是艾蒿,有些长势好的几乎和人一样高。山友们还推荐了两条线路,假日里去这两处地方玩玩,顺道采些新鲜的艾蒿回来。仰口一带艾蒿很多,市民可以先到仰口,再从仰口去海边的峰山,山上村落的道路旁艾蒿遍地。另外,崂山南线流清河景区也有成片的艾蒿,市民可以开车到流清河停车场,然后徒步上山采艾蒿。
系五彩绳少不了什么色?
白绿黑红黄五色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
端午系的彩绳,现在商场里也有卖的,颜色艳丽丰富,更多的人愿意自己搓,颜色多是根据个人喜好搭配。其实,端午系的彩绳应该是五彩绳,必须要有白、绿、黑、红、黄五种基本色,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
这五色线上的五种颜色,分别可以镇住蛇、蜥蜴、蜈蚣、蝎子和蟾蜍这五种毒虫。在青岛地区,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五彩绳是端午前一天或当天清早戴上,节后的第一个下雨天,就把五彩绳摘下来放到户外的水中,五彩绳会变成小蛇游走了。
小孩与雄黄酒有啥关系?
涂耳朵面部,能防虫咬驱掉“五毒”
雄黄是一味中药,少量使用可以驱虫、辟邪。古人把雄黄放入酒中,然后用毛笔蘸着雄黄酒涂在小孩子的耳鼻和额头上。涂雄黄是借雄黄驱虫,在涂额头时,男孩女孩不一样,男孩额头要被画一个“王”字,意为借猛虎之势镇邪,而女孩则要被画圆形或一朵小梅花。其实点雄黄画什么并非硬性规定,主要是为哄着孩子涂上雄黄好防虫。
五毒饼是怎么回事呢?
五毒对应蛇蜥蜴蜈蚣蝎子和蟾蜍
一提到与端午相关的食物,估计多数人只知粽子和鸡蛋,马光亭还展示了五毒饼。据她介绍,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食物,饼上分别刻有蛇、蜥蜴、蜈蚣、蝎子和蟾蜍这五毒。初夏时节正是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因此古人要吃五毒饼,象征着把毒虫吃掉,希望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记者也查了资料,发现五毒饼有两种:一种是用模子磕出来,上吊炉烤熟;一种是翻毛酥皮饼,烤熟盖鲜红“五毒”图案。
端午清早到野外干啥?
拉露水擦脸,据说能使孩子耳聪目明
端午节一大早,大人们便带着孩子来到麦田或洁净的草地上,大人用手绢在麦苗或青草上拉来拉去,不一会,手绢就湿漉漉了。大人用露水打湿的手绢给孩子洗手、洗脸。洗脸时,眼睛和耳朵要擦洗得特别仔细、干净,这样孩子们会变得耳聪目明,更加可爱。给孩子洗完后,大人也要洗。马老师告诉记者,在古代,人们认为露水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是祥瑞之物,这种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到了我国传统医学里,产生了可以治眼病之类的说法,久而久之,也被作为一种乡间民俗传承了下来。
粽子英语翻成“米饺子”
粽子的英语怎么说?现在通俗的翻译是ricedumpling,真译就是用米做的饺子。国内粽子的品牌除嘉兴的五芳斋粽子外,还有以下几种品牌的粽子历史较悠久,名气也较大。真真老老粽子,中华老字号,也是嘉兴特产。稻香村粽子,始建于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利口福粽子,广州酒家企业集团旗下的品牌。老边粽子,始建于年,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米旗粽子,西安的著名品牌。津乐园粽子,天津的知名品牌。功德林粽子,创始于年的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粽子。比如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闽南地区的烧肉粽,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等。
端午节各地风俗各不相同[河北]
北京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西]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浙江]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
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台湾]
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因此,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基本精神的节日,便显得格外重要。
策划●编辑●排版:青岛晚报生活专栏
青岛生活港
青岛晚报生活服务北京哪间医院治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