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一25日,第二届昌耀诗歌奖颁奖典礼将在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让我们一起相约“诗的青海,酒的高原”,共享诗歌与美酒的盛宴。趁颁奖典礼还未举行的时候,小编先给大家提前透露下参加本届颁奖典礼的省外诗人、评论家都有哪些,一睹他们的风采……
燎原当代诗歌批评家。威海职业学院教授。祖籍陕西咸阳,出生并长期生活于青海,年移居山东威海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现当代诗歌批评、当代重要诗人个体的研究。著有中国西部诗歌专论《西部大荒中的盛典》,诗集《高大陆》,批评随笔集《地图与背景》,以及《一个诗评家的诗人档案》《海子评传》《昌耀评传》等专著多部。主编:《二十一世纪十年中国独立诗人诗选》、《昌耀诗文总集·增编本》。曾获“中国星星跨世纪诗歌奖”(年)、“第三届泰山文艺奖·文学评论奖”(年)等奖项。
谭五昌江西永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当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诗歌评论家之一。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诗歌精品》《活在珍贵的人间—海子纪念集》《在北师大课堂讲诗》《见证莫言》《国际汉语诗歌》等学术著作及诗歌类编著20余种。年被中国作家网列为“新锐评论家”,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锐诗歌评论家”,年,主编“三味学术文丛”(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主编10卷本“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昆仑出版社出版)。自年起至今,发起并主持年度“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在国内批评界与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反响。近十余年来,先后担任徐志摩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海子诗歌奖、李白诗歌奖、陈子昂诗歌奖、昌耀诗歌奖等国内重要诗歌奖项的评委及评委会负责人。曾应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人民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做过中国当代诗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等专题学术演讲。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汉语诗歌协会秘书长、中国诗歌流派网学术委员。
耿占春文学批评家。年1月出生于河南柘城。年初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诗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著有《隐喻》《观察者的幻象》《话语和回忆之乡》《叙事美学》等。另有思想随笔和诗歌写作。现为大理大学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吴思敬著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学院分院讲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作协理事。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心理诗学》《诗学沉思录》《走向哲学的诗》《吴思敬论新诗》《中国当代诗人论》《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主编)、《中国诗歌通史》(与赵敏俐共同主编)等。唐晓渡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出版社编审、《当代国际诗坛》主编。年1月生,江苏仪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多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的研究、评论和编纂工作,兼及诗歌创作和翻译。著有诗论、诗歌随笔集《唐晓渡诗学论集》《今天是每一天》《与沉默对刺》《先行到失败中去》《镜内镜外》等9种;译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以及S·普拉斯、V·哈维尔、C·米沃什、Z·赫伯特、M·赫鲁伯等诗人、作家的部分作品;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多卷本、“帕米尔当代诗歌典藏”多卷本等;另编选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当代先锋诗三十年——谱系和典藏》等十数种诗选。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参与创办民间诗刊《幸存者》、《现代汉诗》,年主持创办中坤帕米尔文化艺术研究院。评论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译)本。多篇论文先后获国内重要奖项。张清华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批评家奖,第二届当代中国批评家奖,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吉米平阶藏族,笔名平杰,年6月生于西藏康定。中国作协会员。副编审。历任《民族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主任,副编审。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作协常务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龙潜贵州民族大学西南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施晓宇年3月30日生于福州,籍贯江苏泰州。年7月25日于福州一中高中毕业赴闽北顺昌县当知青。恢复高考先后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并毕业。曾任福建省文联《故事林》杂志副主编、《散文天地》杂志主编兼《福建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阅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学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南年出生于青海,女。年开始写诗,出版诗集几种,年出版诗集《妥协之歌》等。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本,获首届昌耀诗歌奖。现居河北石家庄市。谭克修年生于湖南隆回县古同村,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80年代末学写诗,大学期间开始活跃于诗坛。曾先后获民间巨匠奖,中国年度诗歌奖(),十月诗歌奖,首届昌耀诗歌奖,中国独立诗歌奖特别大奖,年度批评家奖等。谭克修是地方主义诗学的提出者和践行者,也是城市诗学的研究者和践行者,对当代汉语诗歌的诸多理论前沿问题有独特建树。其代表性诗作有《三重奏》《万国城》等。宋琳
年生于福建厦门,祖籍宁德。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年移居法国。年以来受聘于国内大学执教文学。现居大理。著有诗集《城市人》(合集)、《门厅》、《断片与骊歌》、《城墙与落日》、《雪夜访戴》、《口信》等。另从事随笔、评论的写作。年以来一直是《今天》文学杂志的编辑。曾获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奖、《上海文学》奖、东荡子诗歌奖、年度十大好诗奖。
阿信
甘肃临洮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长期在甘南藏区工作。20世紀8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写作,参加诗刊社第14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阿信的诗》、《草地诗篇》、《致友人书》、《那些年,在桑多河边》等多部。曾获徐志摩诗歌奖、西部文学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昌耀诗歌奖、诗刊社首届“中国好诗歌”提名奖,诗作《河曲马场》入选第二届“十大好诗“。
陆健祖籍陕西扶风,年出生于河北沧州,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出版诗集《名城与门》《日内瓦的太阳》《不存在的女子》《非典时期的了了特特博士》《34份礼物》《马赛克拼图》《一位美轮美奂的小诗人之歌》《诗坛N叟》等20部及文艺评论集多部。有作品被收入《中华诗歌百年精华》等多种选本。古马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出版诗集《西风古马》《古马的诗》《红灯照墨》《落日谣》《大河源》等七部,另有编著、合著多部。曾奖甘肃省第四次优秀文学作品奖、甘肃省首届“黄河文学奖”一等奖、甘肃省政府敦煌文艺奖一等奖、《飞天》十年文学奖、人民文学奖、《诗选刊》“中国年度十佳诗人”奖、甘肃省第二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首届《朔方》文学奖、中国优秀诗集奖、扬子江诗学奖等奖项。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多民族语言。现居甘肃兰州。向卫国湖北长阳人,土家族,诗歌评论家,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冰峰本名赵智。作家,策划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现供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任人民文学创作培训学校副校长,兼任作家网站总编、微型小说杂志社社长等职。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光明日报》等各类报刊。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6部,主编文学作品集数十部。杂文《嘴的种类与功能》被编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教材《大学语文》。曾获第2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匈牙利举行)汉语写作最佳诗歌作品奖。曾应邀出访欧洲、大洋洲等地参加文学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雁西本名尹英希,青年作家、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两岸桂冠诗人。庄伟杰闽南人,文学博士后。年底赴澳洲留学并定居悉尼。创办并主编《南风》《名城诗报》《满江红》《唐人商报》等。著有《神圣的悲歌》《精神放逐》《庄伟杰短诗选》《缪斯的别墅》《智性的舞蹈——华文文学、当代诗歌、文化现象探究》《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辨》等16部。曾获第13届“冰心奖”、中国诗人25周年优秀诗评家奖、-年度全国文艺理论与批评征文一等奖等。现任华侨大学文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国际华文出版社社长、澳洲华文诗人笔会会长。高旭旺现任《大河》诗刊社长兼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首任主席,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在报刊发表诗歌余首,散文诗余篇,长诗《河之书》在《中国作家》年第七期发表后,荣获第二届中国长诗奖。出版个人诗集15部,诗集《心灵的太阳》《高旭旺抒情诗选》《新农村诗抄》等三部诗集分别荣获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奖和银奖。王夫刚诗人,年12月26日生于山东五莲,现居济南。著有诗集《诗,或者歌》《粥中的愤怒》《正午偏后》《斯世同怀》《山河仍在》和诗文集《落日条款》《愿诗歌与我们的灵魂朝夕相遇》等,获过齐鲁文学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柔刚诗歌奖和《十月》年度诗歌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
彭惊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绿风》诗刊社长兼执行主编。曾进修并结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在《诗刊》《星星》《诗探索》《飞天》《延河》《长江文艺》《作品》《朔方》《小说评论》《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出版诗集《苍蓝的太阳》《最高的星辰》《西域诗草》,文学评论集《北国诗品》等。有诗歌专著和文学评论专著获省、地区级政府奖。并多年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国年度诗选。对其创作论述,编入《新疆当代文学史》等。梅依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女人的声音》《蜜蜂的秘密生活》等多部诗集。曾获《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现代青年》年度最佳青年诗人等奖,入选重庆市首批“巴渝新秀”青年文艺人才。林秀美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省政府百花奖一等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出版诗集《水上玫瑰》《想像》《河流是你》。现为福建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安琪年2月生于福建漳州。写诗,画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独立或合作主编有《第三说》《中间代诗全集》《北漂诗篇》《卧夫诗选》。出版有诗集《奔跑的栅栏》《极地之境》《美学诊所》及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笔记》等。诗作被译成英语、德语、韩语、西班牙语、日语、蒙古语、藏语等传播。现居北京。供职于作家网。肖黛年获青海青年文学创作奖,《寂寞海》获青海省第四届文艺创作优秀奖。年获庄重文文学奖。著有散文集《寂寞海》,中短篇小说《美丽的女人》《女儿河》《孤独迷宫》等,电视剧剧本《骆驼泉的故事》,发表评论多篇。人邻祖籍河南洛阳老城。出版诗集、散文集、艺术评论集多种。诗歌、散文收入多种选本。获《星星》年度诗人奖、江苏紫金雨花文学奖等奖项。现居兰州。唐成茂诗人、编剧、制片人、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月刊》执行主编,《澳门月刊》文学版执行总编,《中国年度诗人作品精选》(中山大学出版社)执行主编,参花文学月刊《中国诗刊》执行主编,《合澜海》文学杂志执行主编。在报刊连载过数部长篇。已在《十月》《中国作家》《诗刊》《青年文学》《人民文学》《文艺报》《文学报》《人民日报》《世界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出版文学专著11本。金石开编辑,诗人,青年评论家。曾任作家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营销宣传部主任、作家在线总编辑,现任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歌、散文、纪实文学和图书评论等作品散见于《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和各大文学网站。马平川出生于七十年代,陕西麟游县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十岁练习书法,先后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发表书法作品及书画研究论文。书法曾被推为精品入峨眉山碑林。曾应邀为《北京日报》“钟鼓楼”、《四川日报》“天府周末”“教育天地”等题写刊头,为《四川文化报》题写报头。曾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散文理论奖,《文艺理论与批评》评论征文奖,《人民日报》文艺评论奖,全国第八届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著有评论集《话语内在的真相》等著作。做过报社记者、编辑,系西部某高校文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教授。主要学术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兼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兰州大学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评论文章60余篇,另在《星星诗刊》《散文》《四川文学》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晏杰雄年生,湖南新化人,青年批评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副会长,长沙市作协副主席,第五届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曾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十四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有评论集入选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如风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绿风诗刊》等多种报刊。部分作品入选多种选本。一个在风中诗意行走的女子,现居新疆。吉祥女巫本名秦爱云,江苏东海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东海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诗刊》《青年文学》《雨花》《诗选刊》《诗潮》《诗林》等杂志刊物发表诗歌、小说及散文作品。出版诗集《隐秘飞行》《镜像》及散文集《缭绕》。海烟原名罗小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院首届西南青年作家班学员,参加十二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获得台湾第八届叶红诗歌奖。著有《烟雨红尘》《原来可以这样爱你》《零点的远方》《单行道》。
娜仁琪琪格生于内蒙,长于朝阳,现居北京。写诗、画画、做编辑。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型女性诗歌丛书《诗歌风赏》主编。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民族文学》《十月》等刊物,入选多种选本。参加诗刊社第22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在时光的鳞片上》《嵌入时光的褶皱》。大枪江西修水人,长居北京。中国当代诗人。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副秘书长,《国际汉语诗歌》杂志执行主编。诗作多见于各专业诗歌期刊和重要选本,获得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首届杨万里诗歌奖一等奖,《现代青年》杂志社年度十佳诗人奖,首届东西方诗人奖银奖及其他多个奖项。
查曙明诗人海子胞弟。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海子诗歌奖主要发起人,任海子诗歌奖组委会副主任。怀宁县海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子纪念馆副馆长,《海子诗刊》名誉主编。年编选《海子诗选》,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南广勋北京诗词学会散曲研究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贺林蝉80后,陕北人。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等文学期刊。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观:借文字构建诗意,用诗意温暖灵魂。曹谁诗人、作家、编剧。著有诗集四部,文集三部,长篇小说八部,写有电影剧本和舞台剧本百余部集。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大诗刊》主编,《诗歌周刊》副主编。(注:本文来源于七彩互助文化周刊)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