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扬州是怎么靠盐运发家的这家免费博

我是七彩豆,为你分享美好世界,在生活中旅游,在旅游中生活。扬州,古称广陵。运河、长江交汇于扬州,在海运、铁路尚未兴盛的时候,扬州成为当时各地的交通枢纽。隋唐以来,扬州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享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盛誉。扬州的繁华,主要得益于盐运和漕运事业的兴盛。扬州滨临东海两淮地区,素来是我国食盐的重要产地,也是海盐中质量最佳的盐产区。两淮产盐,始于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执政期间,而真正的淮盐兴起,是在刘濞定都广陵之后。他开山铸钱,煮海为盐,开挖运盐河,使扬州成为百姓富足、市井繁荣的城市。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使得运河与长江、南北与东西联系在一起,大幅提升了扬州的盐运容量。时至清初,随着人口的增长,两淮食盐产量与日俱增。扬州得水利之便,成了吞吐量极大的盐运中心,每年有十亿斤以上的海盐经过扬州转运到安徽、河南、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两淮盐运使的官署也设在扬州,无疑,盐运给扬州经济带来空前繁荣。瓜州是古代航运交通要点。仪征在唐代称为扬子,宋元称为真州,明清时称为仪征。因为仪征濒临长江,是运河进入长江的运口,所以也是淮盐中转的重要港口。唐代经过扬子和扬州转运的盐量在40到50万石之间。宋代,每年接纳通、泰、楚三地的来盐多达万斤。扬州还是两淮盐业管理机构所在地,掌管着两淮盐场所产海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淮盐的运销加强了扬州和两淮其他城市的往来。诗人杜甫曾有诗句“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形象描述了当时淮盐流入其他城市的景象。了解扬州盐运文化,回顾历史风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ms/11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