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d5v0wnk.html
庙山周边探访系列之一
我正在撰写的《仪征探访》新书,有“仪征科举”一章,介绍仪征科举史上的佼佼者,其中介绍了《父子传胪陈嘉树陈彝》,这一篇写成后,又写过《见景即说陈含光》、《拜访父子传胪后人陈琳》,文章在网上陆续发布后,有读者(仪征经信委副主任高峰)提供信息,说陈彝陈六舟的墓,就在他老家附近,愿意带路,我对探访仪征古迹一向有兴趣,就与高主任约好时间,于年11月28日下午出发,同行的还有仪征法制办的小伙子张向阳,他是河南鹿邑人,西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法律专业,公务员考试录取到仪征的,对仪征历史也有兴趣,今年五月份单位组织春游瘦西湖和他认识的,其后他多次跟我说,有探访机会一定要喊他,所以这次探访是我们三人同行。
高峰是新集镇庙山村人,当过庙山村党支部书记,做过新集镇镇长,对新集镇的山水地势相当熟悉,可谓了如指掌,我们从新张公路北行,快到庙山小十字路口时拐弯向西,车在一户农家门口停住,这里属于新集镇庙山村高庄组。
这一户的男主人叫高家海,曾担任庙山村支书,已退休,今天不在家。女主人叫李菊香,正在田间劳动。他们家是个小楼,楼前的院子很敞亮,西侧是他家的养猪场,养了很多猪,看样子不止头;养猪场的南面是田地,北面是茶树林,茶树林后面的小山包,就是陈彝墓。由于没有路可走,李菊香带我们从茶树林“劈荆斩棘”硬闯过去。
陈彝墓所在的小山包,大概有农户两层楼那么高,上面长满杂树荒草,爬上山包,发现正中是个坑,深1米多,直径约6米,里面散落着一些农家废弃物,坑边有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估计是墓上的原物。站在山包上向南看,可见高家海住宅。
据高主任讲,当地人都知道这是陈六舟的墓,墓前原来有石桌,上面有字,小时候在这里玩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墓被挖开,里面陪葬的丝绸还能用(当时距陈彝去世70多年),被村民们拿回家了;挖出来的棺材还基本完好,材质坚硬,当时木材紧张,村民们用来做家具,很难加工,有个人用一段棺材木做了木匠用的刨子。陈彝的遗体(遗骨?)被埋在了原地,就在这个坑下面。
我问那个“石桌”在哪里?最好能看到上面的字,高主任说,石桌被高家海转让给扬州的一个熟人了,今天他不在家,下次遇到他问一下,也许还能在扬州朋友那里看到石桌,我说,不方便的话,拍张照片也行啊。
虽然没能看到墓志铭墓碑等有文字的实物,但高主任说附近村民都知道是陈六舟的墓,错不了。我后来打电话告诉陈琳(陈彝的曾孙、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他很高兴,但有存疑,说家谱上记载陈彝葬在扬州西山,不在仪征。我一听就兴奋了:您打小在北京长大,对扬州、仪征不熟悉,这一带就是扬州西山啊!清代这里属于甘泉县,不是仪征的地盘,这个应该对上了。
我们从陈彝墓小山包的北面下来,绕到后面的小路,再回头看看,墓的样子比较明显,地势也比较高,结合卫星地图可见,南低北高,前照后靠,东侧庙山、西侧山头,左右逢源,正可借势,风水不错,看来陈氏一门连绵五代,大清、民国、本朝,都有大员和文豪,与入葬此地颇有关系喔。
关于陈氏家族,我已经在开头所说的三篇文章中有所介绍,欢迎在我的 墓主人陈彝(-),字六舟,号蜕翁,仪征人,同治元年()传胪(殿试二甲第一名),官至礼部侍郎,谥文恪。
陈彝的父亲陈嘉树(-),字亭玉,号仲云,是道光二年()传胪,官至江西布政使。陈彝是他的四子,父子都是传胪,在中国科举史上也不多见。陈嘉树的二子陈軷(bá)是咸丰六年进士,所以他家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两传胪”的佳话。
陈家第三代有一位光绪九年进士陈咸庆,另有三位分别娶卞宝第(仪征人、闽浙总督)长女、次女和丁宝桢(贵州人、四川总督)女儿为妻,其中陈重庆为书画大家。
陈家第四代中,陈延晖曾任国民政府军令部少将主任秘书,跟随受降团长徐永昌上将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巡洋舰上亲眼见证日本投降;陈延韡(陈含光)为书画大家。
陈家第五代中,陈忠经为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周恩来曾赞熊向晖、陈忠经和申健为我党情报工作“后三杰”;陈琳(陈忠缵)为著名英语教育家;陈康(陈忠寰)为著名哲学家。
本次探访活动,高主任带我探访了陈彝墓、庙山汉墓、李春芳墓、史致俨墓、郭山西周遗址、吴筠孙墓,还有疑似阮常生墓和祁隽藻墓,整整一下午,收获甚多,尤其是位于牌楼脚的李春芳(嘉靖状元、隆庆首辅,兴化人)墓,地处仪征与邗江交界,乌塔沟与沿山河交汇,我一直想找时间弄清楚,这次终于如愿以偿,相关探访文章,我将陆续撰写发布,感谢高主任鼎力支持!
每次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