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单车伴我见证仪征城乡道路发展

‘第三点建设’,我参与我快乐!”

单车伴我见证

仪征城乡道路发展

图文/常海生

年我的业余爱好还是集邮和收藏,那一年上海专题集邮协会成立了全国首个百家姓地名邮戳专题小组。我担任组长之一,之后收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名邮戳,而我苦于邮品不足,无法一一回复。

直到有一天,我翻看仪征地图时突然发现马集、谢集、陈集等地名,才想到我周边原来也有这么多百家姓地名,我可以骑车到这些地方加盖邮戳。

于是立即骑了一辆26式自行车出发了,很快就到达马集,加盖邮戳也很顺利,心里竟不觉得是件难事,于是便又往前骑了一阵,没想到依然很轻松到达谢集。阴差阳错,机缘巧合,我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征战仪征各个乡镇。

那时候通往乡镇的道路比较单一,东西方向的就是G国道南北辅道;南北方向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老S省道,可达高集、陈集、大仪等乡镇,另一条是X县道,可达铜山、月塘、移居等地。

年入手第一辆山地车,这个时候整个仪征地区骑单车锻炼、休闲、游玩的朋友还很少。于是往往是一个人下乡,悠悠时光便在骑行中一晃而过——胥浦河西面的道路修到了铜山,仪征最南面的县道导通拉直修成了沿江高速,成为现在车友前往镇江最常走的线路。

年入手第二辆山地车,这个时候骑车的朋友陆续多了,结识了扬州广陵骑士团的亿竹西佳人,骑侠,仪化等车友。

顺理成章的,我开启了更多线路的探索,尤其跟着喜欢上了越野。越野有着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顺着道路自然弯曲起伏的状况随时调整,身心舒畅,积攒的压力也随之释放,我感到自己成了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便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这样的感觉。

同一时间段,仪征各个方向的城镇乡村道路都发生了变化。市区是在大家眼里一点点变化的;而村镇道路却不是所有人都得以看见,一段时间不去,路都变了——有时候变宽了,有时候两条变一条,变得最多的就是土路变水泥路,村和村之间联系的更紧密了。

道路发生变化,车友也在发生变化。我单位的同事,身边的朋友多少受到我的影响和鼓动,纷纷加入单车队伍。随着车友的不断增加,终于仪征市首个以自行车为主体的自行车协会成立。

随后不久又成立了以企业分类的仪化单车协会,会员也出现井喷式的增加。从此再也不用单打独斗了,随着团队一起出征,探索仪征及周边更多好玩的线路——我们沿着长江沿岸各处渡口骑游,从镇江的大港、瓜州摆渡、世业州,仪征的南门、十二圩、大河口、小河口,至南京龙袍,滁河,新生圩,亲历了数不清的美景和各种各样的路况,却也目睹了每个渡口因为道路的发展由兴盛转为衰败直至大部分都停摆。渡口没了,一只只的船帆也在我心里渐行渐远愈发模糊了,但那摆渡人的身影却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甚至日益清晰起来。

年第三次升级更换山地车,此时车友们更多了,自发的小团队也是层出不穷,车友们已经不能满足仅仅在家门口转悠,而是想着去更远更美的地方骑游。

恰恰仪征、扬州周边的道路建设也没闲着,想去安徽,仪征—天长的道路全面翻新,骑起来倍爽。想去六合南京,S从扬州一路修到头,不看用地图,直奔目的地。

我和我的车友们爱上了自行车,爱上了自行车说走就走的便捷,不管到哪一直相伴左右。从开始的重在参与、心惊胆战变为勇往直前;从互不相识、渐渐熟识变成了形影不离;从屡骑屡摔、屡摔屡骑变的骑行自如。

单车、车手、道路永不交集,却又无时无刻不交汇。

仪征化纤职工之家

主办: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工会

投稿:dongzk.yzhx

sinopec.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w/7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