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国家战略出台,明确提出打造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六大文化高地。还有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这两处的“淮扬”一词究竟出自何时何处?
大运河淮安到扬州段为淮扬运河据考证,“淮扬”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该诗为谢朓任南朝齐宣城郡太守时(-年)所作,其中有“淮扬股肱守”的说法。
淮扬,首次见于正史在《晋书》卷六十一:“(西晋末年,周馥上书请迁都寿春)淮扬之地,北阻涂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
在史书文献和文学等作品中,“淮扬”这个词多次出现,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官中的“淮扬”
1、明朝淮扬巡抚。
景泰二年(年),置漕运总督,《明史》卷七十三记载:“(始命副都御史王竑总督漕运)因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徐、和、滁三州,治淮安。”
由于漕运总督府设在淮安,淮安成为运河重要枢纽、漕运中心以及四府三州的政治中心,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淮扬”为名的官职,如淮扬巡抚、淮扬巡按御史等。
漕运总督兼四府、三州巡抚范围《明史·曹元传》记载:“当刘瑾时,廷臣党附者甚众。”“巡抚则顺天刘聪……淮扬屈直……”这里的淮扬巡抚屈直为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明正德十年(年),丛兰“改督漕运,寻兼巡抚江北。”,正德十四年,解漕务,专任巡抚,同年,宁王宸濠反,《明史·王琼传》记载:“琼请敕南和伯方寿祥督操江兵防南都……淮扬巡抚丛兰扼仪真。”
淮安,漕运总督府遗址2、清朝淮扬总督。
清顺治元年,置漕运总督,仍驻淮安。
《清史稿·世祖本纪一》记载,顺治二年五月(年)以王文奎为淮扬总督;四年春正月(年)以杨声远为淮扬总督;四年冬十月以吴惟华为淮扬总督。”
无论是王文奎还是杨声远、吴惟华,《清顺治朝实录》对他们职务的记载不是“漕运总督”就是“淮扬总督”,二者混用。
因此,“淮扬总督”“漕运总督”的称谓均来自“总督淮扬等处地方,提督漕运、海防、军务,兼理粮饷”,清初以后,淮扬总督的用法少了,主要使用漕运总督。
淮安,中国漕运博物馆3、清朝淮扬镇总兵。
《清史稿·职官四》:“咸丰十年,置淮扬镇总兵。驻淮安。”淮扬镇总兵驻淮安清江浦,负责江苏长江以北的防务。
二、政区中的“淮扬”。
1、清朝监察区淮扬道。
《康熙朝实录》记载,康熙九年(年),改淮海道为淮扬道。
淮扬道属分巡道,在府之上,省之下。
《清史稿》记载,(淮扬道)掌察诸府州官吏善恶政治得失,兼收扬关税收,兼盐法、漕务、海防,加提法使衔,驻淮安。
淮扬道后又改为淮扬海道,原领淮安、徐州、扬州,驻淮安府;后领淮安、扬州、海州。
清乾隆二十五年(年)淮扬道治所移至清江浦,《清史稿·地理五》:“清河:冲,繁,疲,难。淮扬道治所。”
2、民国行政区淮扬道。
据《江苏省志·大事记》(中)记载,年5月23日,民国北京政府颁布地方官制,改行省、道、县三级制,江苏全省置5道。
其中淮扬道辖江都、仪征、高邮、宝应、淮安、阜宁、盐城、淮阴、涟水、泗阳、兴化、泰县、东台13县;淮阴为淮扬道道治,道尹衙门即设在清江浦;军事方面,先后置江北护军使、淮扬镇守使,护军使和镇守使署也驻清江浦。
淮扬道存在了13年,于年民国南京政府成立后废。
民国淮扬道,来源:方志江苏三、泛指相关区域的“淮扬”。
1、指明清淮安府、扬州府。
明朝海防兵书《筹海图编·卷之九》“淮扬大捷”一文记载,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倭寇向江北窜扰,占据庙湾(今阜宁),进攻山阳(今淮安区),巡抚都御史李遂组织军民,在山阳姚家荡(今淮安区东)一带歼灭倭寇千众;五月,刘景韶破倭于庙湾。此次战役发生在淮安府、扬州府境内,此处“淮扬”指的是明朝淮安、扬州二府。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巡时作《念淮扬居民,特留漕粮二十万以济之,回銮之日,复谆谕所司,使布实惠》,诗中写道“淮扬皆巨郡,地本号饶腴。”“皆”字表面诗中“淮扬”指的是淮安府、扬州府。同年,江苏巡抚宋荦上《淮扬二属赈济疏》,《作淮扬赈饥示官吏》一诗,提到的“淮扬”同样是指淮安、扬州两府。
淮安,淮安府署2、泛指地区。
《宋史·楚昭辅传》:“太祖亲讨泽、潞,及征淮扬,并以昭辅为京城巡检。”唐朝杨凌写给时任滁州太守韦应物的《奉酬韦滁州寄示》:“淮扬为郡暇,坐惜流芳歇。”宋朝楚州人张耒《七月十五日希古生日以诗为寿》:“苍颜白发老祠官,邂逅淮扬一笑欢”等等,以及《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晋书》中提到的“淮扬”都是指某个区域,由于史料不详,具体指哪里有待考证。
四、淮扬菜之“淮扬”。
淮扬菜一词,最早见于清末民初著名美食家杨度的《都门饮食琐记》:“淮扬菜种类甚多,因所代表之地域亦广,北自清江浦,南至扬镇,而淮扬因河工盐务关系,饮食丰盛,肴馔清洁,京中此类极多。”淮安是河道总督驻节地、淮北盐运分司驻地、道光十一年(年)实行票盐法后的两淮食盐集散中心。淮扬菜之名由来,与明清民国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扬地区密切相关!
淮安,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综上,明清及民国初年,淮安是当时的漕运、河道治理中心,是长江以北的政治、军事中心,“淮扬”一词,淮代指淮安,之所以淮在前,正是由当时淮安的地位决定的。
另:
淮扬,在隋朝以前是指淮河以南的古扬州地区,与今天我们讲的淮扬不是一个概念,扬州成为行政区域始于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年),范围包括今安徽省淮河以南,苏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不包括今扬州市,今扬州市当时属徐州)。
汉朝,古徐州与古扬州以长江为界很多论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