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拟对这3个历史建筑挂牌保护hell

孩子会不会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04154.html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仪征是有着多年历史的一座滨江古城,素有“风物淮南第一州”之美誉。现存的唐代天宁塔、明代鼓楼以及运河故道、大码头文化的遗存,无不记载着仪征的发展与城市的变迁。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要求,市住建部门会同规划及文旅部门积极行动,通过实地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参照扬州做法,完成了《仪征城区历史建筑初步调查清单》、《仪征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仪征市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目前《仪征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仪征市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通过。市住建部门认真查阅《仪征市志》等文献,研读仪征市文化局于年和年两次公布的处不可移动文物清单,包含建筑类88处(不含朴席镇),其中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2处,市级16处),一般文物点70处。在此基础上对照房管存档统计数据进行梳理统计查询,并对大码头、十二圩老街等处的历史建筑进行了现场实地调研。走访附近原住民,邀请专家学者座谈,为下一步做好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做好准备工作。大码头区域现存居住建筑以院落式为主,外墙多为青砖,外观高冷,院内有砖雕、木雕等华丽装饰;大多数平面布局形态以“回”字形院落为主要构成单元,并与“一”字形院落组合,形成单“回”形(如河西街46号)、“回”+“一”形(如商会街17号)、多“回”形(如河西街5号)及“H”形(如都会街48-2号)等。现存公共建筑多为一层砖木结构,包括典型商业建筑(如都会街14-16号商铺)、其他商业建筑(如都会街44号肇大典当行)及会馆建筑等。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三年行动要求,市住建部门将尽快完成仪征第一批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工作。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结合省住建厅专家意见,从历史建筑安全、产权等因素的考量,建议首批公布河西街64号、河西街66号和十二圩粮库这3处历史建筑。历史建筑公布后将及时挂牌,并设置保护标志。对其余历史建筑及潜在对象将纳入历史建筑后备库中,今后将逐批次公布。同时,做好待公布历史建筑和潜在对象的建筑测绘工作。在经济效益面前,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市住建部门将坚守保护这根底线。历史街区保护复兴的核心在于文化的传承,一旦失去了文化的支撑,任何以“历史”为外壳的产物都很难存活下去,只有文化传承了,才能做到持续的经济繁荣。

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是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忆。在现代化进程中和城市建设更新中,要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传承、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精致宜居,成为我们永远的美好家园。

来源丨仪征城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s/8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