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921430.html
周六,在汉口路的雕刻时光咖啡馆,我听了一场LP的分享会。主讲人讲述了在印度三个月的旅行故事。明知那里“脏乱差”,她却依然选择如此长期的旅行,以至遭遇不可避免的拉肚子。她说,如果你去印度只是短期旅行一周或者十天,每天都躲着路上的牛粪,避免路边的小吃摊,你不会对这个国家有任何好感。只有如此长期的旅行,让你无法避免牛粪、不洁的食物,或是喝河里的水,这些都是在这个国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有你去习惯甚至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对这个国度和这里的人感兴趣。
(图:汉口路雕刻时光咖啡馆LP分享会,南京市鼓楼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三个月的时间依然只是一次匆匆而过的旅行,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而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一般意义上认为在一座城市连续居住过六个月以上算是在这个城市生活过。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南京是我除家乡句容以外唯一一座生活过的城市。生活与旅行,虽然只是时间的长短不同,但对于一个人而言,确是有本质的区别。从更深邃的视角去解读一座城市,进而让城市去影响一个人,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都来源于生活中每分每秒的雕琢。
(图:中山陵国际青年旅舍池塘边的鸭子,南京市玄武区)
偶然走进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展览馆,我细细追溯着这座城市的历史,甚至这才搞明白所谓“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从何而来。很多人对南京的第一印象都是民国旧都,而我却偏爱去探寻更为遥远的六朝遗迹。在东大的校园里,就有一颗六朝松,至今仍傲然挺立。比起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六朝遗迹大多难寻踪迹,它们分布零散,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更为遥远的东西永远是更为神秘的,越难寻找的东西也越显得珍贵。就如散落各地的南朝陵墓石刻,它们远不如明孝陵甚至是中国近代的中山陵那么有名,但一千五百年时间的见证足以让一切的后来者都显得轻渺。据记载,乾隆巡谒孝陵都极显谦卑,走边门入,行三跪九叩大礼,并提“隆治唐宋”之碑,这是对历史最庄严的态度。我觉得,去寻找这些更为久远的珍贵记忆,是对这座城市最真诚的致敬和礼赞。
(图:石景山·华电西苑山体公园,南京市栖霞区)
春天总是短暂的,虽说南京是“春如四季”,但春天也是这里最舒服的季节,再过不久热浪就会席卷而来。我登上城北的石景山,在山林中欣赏都市,恍惚间就变得安逸。南京地处丘陵,城中处处是山,虽不如桂林山水的秀美,但在大都市中也实属罕见。能在一片浮华之中很轻松地找到能让人静心冥思的地方,这是南京城的一大优势。我害怕热浪打来的南京立马身陷“火炉”,所以,趁着这风和日丽的春风,我要多看看这座城市的美。
(图:石景山·华电西苑山体公园,南京市栖霞区)
与栖霞区一江之隔的仪征,有天宁寺塔和鼓楼等古建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县城。由于长江天堑,这里与江对岸的龙潭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我试图走进这座江对岸的小县城,去看看这里不同的风景。一直来到江边的十二圩古镇,乍然出现的是一座古朴的小渔村。
(图:天宁寺塔,扬州市仪征市)
(图:鼓楼,扬州市仪征市)
再向东30公里,我再游扬州。冒着阵阵小雨,还有些许冬日残余的寒风,但在大明寺前,游人依然络绎不绝。围绕着瘦西湖,蜀岗西峰、大明寺、唐城遗址、汉广陵王墓、宋夹城遗址等景区依次排布,构成了扬州北郊最大的“城市绿肺”。从平山堂路到长春路,两侧都是高大的树木,无论是开车、骑行还是散步,哪怕是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行进在这些景观大道上,都会变得愉悦。
(图:大明寺及周边风景,扬州市邗江区)
(图:大明寺留影,扬州市邗江区)
傍晚,走进扬州城里的小胡同,去到富春茶社吃包子,四处寻找着这座城市最原汁原味的节奏。从不为人知的小胡同走到夜晚的东关街,立马就变得如南京夫子庙一样热闹。面对琳琅满目的店铺,一公里的东关街就足以打发掉整个夜晚的时间。在寒风中,路边的一杯现烤的冰糖雪梨,是雪中送炭,那三轮车上推着的烤炉,仿佛是上世纪的古董。那位大妈说,她卖冰糖雪梨已经十几年了。扬州的历史就是这样写在了扬州人的生活中,有些甚至至今没有改变,这座都市不仅是宜居的,慢节奏的,它最吸引人的正是这样无处不在的“土”。行走在城市,却处处能找到乡村和田园的感觉,但它又是干净的、清爽的、秀美的,这就是扬州最耐人寻味的品格。
(图:胡同院墙上的猫,扬州市广陵区)
如果说生活是被改造了的人生,城市就是被改造了的自然,所以,生活与城市的关系,也无异于人生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无论有怎样的摩擦和不适应,都必须去调节与磨合。渐渐地,生活能够去适应城市的节奏,城市也慢慢建设地更加符合生活的需求。但这一切,终归是要回归自然的,就像原生态的乡村一样,城市不过是一个规模更大的乡村。在这里,历史与回忆、情绪与感受、动物与花草,哪怕的风雪雨露,都有能容忍它们的空间,都遵循着各自的规律。像这样,城市与生活的关系,是和谐的。
(图:文昌阁,扬州市广陵区)
(图:东关街,扬州市广陵区)
年4月5日至11日(周记第73期)
顾豪,年4月17日,于南师仙林校区
顾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