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仪征小学校长张明凤与她心中的完整

早期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
张明凤,是仪征市实验小学校长,是小学语文教师,因为精湛的教学艺术,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求真的校园管理理念以及独特的办学思想,为人们所熟知,渐渐成为仪征小学语文教育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从教近三十来,张明凤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真语文,真学习”的教育主张,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亲近母语,爱上语文。她多次在省市级赛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先后主持5项国家、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研究,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文章60多篇。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扬州市三八红旗手、仪征市名校长、名教师……张明凤拥有很多头衔,这些头衔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努力过一种完整诗意的语文人生张明凤热爱语文,热爱语文教学,她说她天生就应该是语文老师。从小,她就喜欢听广播,当别的孩子还不知道普通话是怎么回事时,她已经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上学时,语文课堂的范读几乎都是由她来完成,习作课上的范文八九不离十也一定是她的作文。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当一名语文老师。激情的朗诵、诗意的解读、智慧的评价,使她的语文课成为一曲美妙的旋律,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让无数孩子爱上语文,从而走向温暖的阅读天堂。张明凤的努力获得了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一致认可,各种荣誉纷至沓来,然而荣誉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她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张明凤一直在探索,并且引领全市小学语文老师一起前行,为仪征培养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年,江苏省启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张明凤主动承担了仪征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主持人工作。排计划、选学员、定主题、搞活动,她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常常在夜深人静,她还伏在案前,一丝不苟地撰写某次活动方案、某个小结;常常在工作之余,她还深入课堂,饶有兴致地聆听老师上课、认真书写听课笔记;常常在晚上八九点钟,她还心系工作,和培育站学员电话沟通某节公开课的某个细节......张明凤常说:乡村教师不容易,为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我苦一点累一点是很值得的。在她的引领下,仅仅一年时间,就有6名乡村教师的骨干教师称号得以提升,仪征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培育站。年,张明凤继续主持培育站工作,又一批乡村教师在培育中得以发展、提升,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张明凤再一次被评为优秀导师。除了乡村教师培育站,张明凤还作为领衔人,主持开展仪征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工作室共有28名教师,张明凤常对大家说:“我们是一群共同飞翔的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飞翔的梦,那就是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要成就自己,努力过一种完整诗意的语文人生。”工作室成立仅三年,就培养出1名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2名扬州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此外,还有多名老师被评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教学能手”。在仪征第二批“三名工程”评选中,获评“小学语文名师”的8名教师皆来自张明凤的工作室和培育站。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仪征市优秀名师工作室。读好“校长”这本大书年,张明凤从城里学校来到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仪征市陈集二小担任校长。张明凤立足本土,因地制宜,确立了学校“三香育人,香远益清”的特色发展方向,立志将学校办成一个散发泥土芳香、充满田园诗意的乡村知识殿堂。仅仅两年,张明凤就改变了学校现状,打造了一所省市闻名的书香、茶香、泥土香的“三香校园”——校园环境溢彩流芳,教师发展扬帆起航,留守儿童安享故乡。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文化学校、江苏省首批现代化学校、江苏省诗词教育先进单位等,教师队伍从当初的〇骨干到扬州市骨干教师占比25%。不仅如此,学校里的乡村孩子们变得热情开朗、文明优雅,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都勇于展示自己,真正实现了张明凤的田园教育梦想——面朝田野,春暖花开。年,张明凤来到真州小学担任校长,提出“建设真州小学‘真’文化,办好人民满意‘真教育’”的办学愿景,一字真言立校魂,努力给每个真州娃留下独特的母校味道——追求真、流淌爱、遇见美,书香味、快乐样、成功感。围绕“真”文化,张明凤提出学校发展六大主题——真爱校园、真实课堂、真成长课程、真情教师、真美学生、真诚家长。五年时间,六大主题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在仪征市中小学综合考评中屡获一等奖,三次获得第一名,学校接连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十三五首批科学教育示范校”“江苏省珠心算课程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建设吸引了新疆、青海、河北、广西、陕西等多地教育代表团前来参观,学校课程建设成果更是登上了《中国教育报》。让每一颗种子都健康成长在真州小学的五年,从“真课堂”到“真课程”,再到“真文化”““真教育”,张明凤形成了她自己独有的办学思想。“何为真教育?”当扬州二套《校长零距离》节目主持人问她时,她是这样回答的:让每一个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样的教育就是真教育。她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有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有的种子却只能长成路边的小草,教育的任务不是让每一粒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而是让每一颗种子都健康成长。他是大树,我们就要让他长得更直更高;他是小草,我们要让他长得葱绿有生机。教育就是让每一颗种子都能长成他该有的样子,让他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长成最好的样子,张明凤可谓动足了脑筋,下足了功夫。她从课程入手,创新实施师生社团、教师特色、家长活动、假期游学、班级研学等课程。所有特色课程都实现了“私人定制”,学生自己的课程由他们自己做主。孩子们每学期开学都要思考:自己喜欢什么,能够参与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程。在不断的思考、选择和参与中,学生发现了自己适合什么,有什么潜能,明白了自己未来可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样就帮助孩子们找到了自主发展的最佳路径。让每一颗种子都健康成长,是张明凤一直以来的教育信念。每年艺术节,张明凤都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一个都不能少”。哪怕是一个字也唱不出、一句话也说不全的孩子,也要穿上演出服和同学们一起登台表演。张明凤觉得,镁光灯下的体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美好记忆。为了方便一个腿脚不便的孩子学习,张明凤要求总务部门将这个班级的教室永远放在一楼;为了帮助一个贫困孩子能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张明凤特地买了新衣服和书籍赶往孩子家家访互动;在“朋友圈”看到新疆一所乡镇幼儿园孩子缺少过冬衣物,张明凤就立马发动了一年级学生给新疆孩子捐衣捐物、奉献爱心,当时还引发了一场感人的“爱心接力”;听朋友说山西临汾一个村的小孩子缺少图书,张明凤就组织了“爱心图书漂流”活动……凡此等等,不胜枚举。张明凤拥有很多头衔,但是她最喜欢的称呼只有一个,那就是——老师。“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孩子是家庭、家族乃至民族的希望,我一刻也不敢懈怠”,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张明凤翘首以待,“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负重前行,做负责任的教师,办有情怀的教育!”本文来源:仪征教育合作致电:-爆料加07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tc/6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