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表演《我和我的祖国》
歌舞表演《我们都是追梦人》
合唱表演《春江花都》
热情的观众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强健体魄,逐梦未来;这是一个创意的夜晚,文体交融,欢乐华章。昨晚,扬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上,一场精彩的文体表演,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彩表演
昨晚的开幕式包含了“序”“第一篇章·追梦人”“第二篇章·家园情”“第三篇章·奋进路”“尾声”几大部分。
“序”,朱自清和汪曾祺,这两位从扬州走出去的文学大家隔空对话,如诗,跃动着情思;如画,幻化着思乡。
第一篇章“追梦人”,把观众从精美的画面中拉进了新时代,这座城市,从未放弃过奔跑的可能。一场热闹的歌舞表演,让全场都热了起来;空竹表演《炫彩》,三位空竹演员的精彩演绎,让闪着光的空竹,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流星,这些流星划着美好的弧线,萦绕出一个个如梦如幻的画面;《东渡》,鉴真东渡是历史上一次义无反顾的义举,最具韧性,永不言弃,而以“鉴真”命名的扬州马拉松比赛,也成为一种城市精神的体现。
第二篇章“家园”,是一场歌舞的串烧。宝应《九九艳阳天》里荡漾着芦花和菱角的梦,高邮《数鸭蛋》里飘扬着高邮湖水的清澈荡漾,邗江《家在瓜洲》里述说着一个“诗渡”的千古传奇,广陵《广陵之恋》里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自信,仪征《相约枣林湾》放眼生态自然的未来,江都《春江花都》则蕴含着“春江花月夜”的诗情画意。
第三篇章“奋进路”,抒情的歌曲《时间的远方》,讲述着光阴的故事;歌曲串烧《七子之歌+东方之珠+阿里山的姑娘》,这是一个国度的血脉相连;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高唱着每个人对于祖国母亲的深情。
尾声“点亮未来”,滚滚的车轮,烘托出一个快速的节奏。高亢的歌声,渲染出一个明亮的未来。
表演阵容
老少同台共抒家园情怀
昨晚的开幕式演出中,年龄最小的表演者7岁,年龄最大的已经70岁了。
“家园情”这一篇章中,来自扬州同声合唱团的42名团员带来了合唱歌曲《广陵之恋》,“这次排练时间十分紧张,我们是10月5日开始排练的,仅仅用了8天。”同心合唱团副团长徐秋红介绍,年龄最大的表演者就出自该团的彭先生,他今年正好70岁。
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鸭蛋”是来自前进国际文化发展集团的小学员们,昨晚,43位小学员带来了歌舞表演《数鸭蛋》。这首脍炙人口的高邮民歌通过小朋友们的崭新演绎,焕发别样的光彩。
《数鸭蛋》的舞蹈编排俏皮可爱,今年10岁的夏一方仅仅用了2天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这支舞蹈。
观众反响
文体表演彰显地方特色
48岁的孙飞红来自安徽,他是扬州体育公园的场馆管理人员。孙飞红说,为了昨晚的开幕式,场馆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工作了一周多。开幕式开始了,他默默地拿着手机站在座位席的最后面。孙飞红说,他要把精彩的节目拍下来,发给家人看。
市体校的教练黄青伟,是一位来扬州工作生活13年的新扬州人。昨晚,他带着多名学生来到现场观看开幕式演出。虽然学生没参加市运会,但能亲身感受扬州市运会开幕式盛况,还是特别高兴。“相比室外广场,舞台布景、演出节目都很上档次,表演也很注重细节,体现了扬州的地方文化特色。”
观众席上,记者还碰到一群特殊的观众,他们既是开幕式的演员,也是观众。仪征市体育局柔乐球队队员53岁的王琴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说,开幕式演出策划得非常到位,每个节目都很独特,全面呈现了扬州的秀美和扬州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每个节目都很给力,我的手都拍红了!”
记者傅春扬王鑫林倩雯张庆萍
本版摄影张卓君刘江瑞庄文斌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