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6217229.html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为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战略指引。”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说。
12月10日,省社科院主办的第28期江海论坛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们重点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江苏“十四五”发展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两争一前列’虽各有侧重,但其核心都在于希望江苏强化创新力,发挥引领性,增强带动力,勇当排头兵。”沈和表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导贯彻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判断江苏所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对江苏提出的最新定位,也是新江苏建设的战略布局、时代主题和责任担当。“这是加快‘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三驾马车’。”
在他看来,江苏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3%的经济总量,“十三五”期间更迈过了三个万亿元台阶,其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体中可排在第14位左右,在欧洲排位第7、全国第二、长三角第一,具备推进“两争先一前列”的条件。江苏要做到“两争一前列”,“争当表率”关键靠改革创新,“争做示范”关键看竞合实力,“走在前列”关键在责任担当。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蒋伏心认为,面对“十四五”新形势,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供给侧改革仍是一个重要方面。江苏有万市场主体,差不多占全国1/10,怎样激发这些市场主体的活力?蒋伏心的建议是,“十四五”期间,江苏仍然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方面调整结构,把国有资产配置到关键领域当中,弥补市场的作用没有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管理创新上做出表率,比如管理人员市场化。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民营经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江苏民营企业数量多,发展基础好,但在规模、效益、创新、品牌等方面都和世界一流企业差距较大。要解决这些问题,深化改革的步伐必须迈得更大些。
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仪征化纤只用35天就建成了首条生产口罩熔喷布的现代化生产线,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熔喷布生产企业。“这很好地反映了中国经济韧性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的产业体系齐全,特别是制造业,所以要紧紧围绕这一点做足文章。”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徐康宁说,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几乎所有发达的经济大国都是以国内循环为主。江苏应该努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发挥制造业大省和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优势,从过去的“大进大出”更多地转向“联结两头”——一头联结国际,汇聚全球创新要素,参与和融入国际循环,提升产业价值链;一头联结国内,通过更大范围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借助长江经济带,以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为主要优势,深入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长江经济带区域的深度合作。
徐康宁建议,“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的时间,江苏可适度加快劳动密集型和一般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苏南一带要聚焦高技术密集、数据密集型产业,以及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他同时特别强调说,江苏应当将数字经济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选择。“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座城市,谁错过数字经济发展,谁就落后于时代。”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后发优势显著,对江苏来说,特别是要用数字化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服务业赋能。
“江苏金融业也要做到‘两争一前列’。”江苏省金融研究院院长吴先满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江苏金融业发展迅速,支持实体经济成效突出,但也存在金融供给与实体需求不匹配,新型金融业态发展不充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度不够、广度不广、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他建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多维度创新,着力培育江苏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信贷服务体系多元化,探索建立股权直投和银行信贷组合机制;构建“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助力江苏企业转型升级;构建江苏省有差异的普惠型金融支持政策体系,提升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完善江苏省多层次资本市场间对接机制,加快股权投资创新;建设江苏省绿色金融体系,优化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生态;瞄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大消费、新基建、高科技、城镇化”等关键领域,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领能力。
在新发展格局下,江苏经济将迎来怎样的年?省社科院副院长章寿荣预测说,年江苏经济增长将在合理区间,即6.5%~8.5%之间。他解释说,从投资变量来讲,基建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领跑,投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支撑;从消费变量来讲,大国市场规模优势加速释放,消费增长将进一步成为主引擎;从外贸变量来讲,短期冲击较大领域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省内、国内、东亚、国际循环联动有望稳住外贸增速。
要稳定在这样一个经济增长区间,在新发展格局下,江苏发展战略又该怎样升级?章寿荣建议,在发展导向上,从基于外需市场的创新与开放升级为基于内需市场的再创新与再开放,积极塑造创新与开放的新优势;在发展目标上,从追求产业链完整性、高收益性升级为注重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与现代性,积极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发展动力上,从依赖低成本优势的要素驱动升级为依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创新驱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条件上,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升级为制度型开放,积极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江苏经济报记者杜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