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仪征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品牌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9月24日扬州讯(仪宣)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哪做?谁来做?怎么做?日前,记者在仪征市真州镇新村社区看到,该社区统筹协调,整合活动资源,以小区闲置车棚改造成总面积上千平米的空间,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场所有阵地,同时新村社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重点工程,整合各类资源、抓好品牌活动,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增强文明实践号召力、凝聚力、吸引力,确保各项活动取得实效。文明实践有场所废弃车棚变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郭雪萍带领记者来到一个由车棚改造成的超大空间,“原来这个地方是新村社区的自行车车棚,年我们将车棚的一部分改造成居民活动场所,你看到的这个活动场所有平米,现在已经是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走进该场所,记者看到里面功能区分明,设有健康小屋、心理咨询室、社区博物馆、多功能大厅等公益性活动区间,每天都有专人负责管理,为社区居民们提供一个学习娱乐玩耍的空间。居民张春兰在多功能大厅排练,见记者前来采访竖起大拇指,“有了排练厅,我们跳舞唱歌方便多了”,田世霞最近每天都会和同伴们去排练厅练习广场舞,准备参加比赛。“我们以前排练在室外,风吹日晒,现在好了,这里地方大还有空调,排练完了都不想走”。为了盘活现有的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按照人群聚集、群众便利的原则,近年来,新村社区积极探索破解基层群众活动场所受限的难题,通过对社区辖区内闲置废旧院落、废弃场所加以整修改造,既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的低成本建设,又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郭雪萍说:“除了这个平米的空间,我们还有另外两处,分别是由废弃的仓库和煤气灌装经营点改造而来,分别建成了社区‘e’站和日间照料中心,满足老人妇女儿童群体活动的场所。”文明实践有作为百姓家门口有“服务中心”结合居民需求和地域特色,组织开展丰富活跃的文化生活、贴心服务便民惠民,这是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中夯实基础、稳健推进的重要工作,也是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工作的一部分。记者在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走访发现,来这里享用服务、参加活动已经成为了周围许多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参加活动的过程,获得满满的幸福感。一台电脑,旁边配着一台复印机;一排一排货架,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几张条桌,桌子供居民阅读,几种报刊让来人翻翻,数几百本书籍大家看看免费阅读……新村社区“e”站面积不大,功能却不少,看到一群志愿者正在为社区居民提供电子商务、旧物调剂等特色服务。正从家中赶来拿快件的谌华贵老人,提起社区“e”站,直竖大拇指夸赞道:“别看这个小小的‘e’站不起眼,可帮了我们老年人大忙,让我们跨越时代,进入电子商务世界。我们在网上选中了一些商品,由于支付手段跟不上,就到社区的‘e’站,让他们帮着下单、划帐,我们只管收货、验货就行。”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郭雪萍介绍,这个社区‘e’站,不仅为老年人网购,也帮着全体居民收发快件,解决以往了快递公司快件送不上门的难题,当然,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新村社区引入社会各界资源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如健康小屋,是新村社区和胥浦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医院结对共建的重要阵地。在健康小屋,医护人员作为社区健康服务志愿者,每周有三天上午两天下午,都会准时赶来,为社区的老年居民量血压、测血糖,检查头疼脑热、伤风感冒等一些小病。正在检测血糖的居民张老先生说:“医院虽然不远,但对我这样80岁高龄人来说,医院很烦,挂号、诊疗、检查、化验等等,一圈常规程序走下来,病还没有治,身体都拖垮了。现在社区来了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家庭医生’,像感冒、伤风这样的小病,直接调理一下,开点冲剂就可以解决问题,几乎没有什么费用,方便、高效又节俭,我们十分欢迎。”文明实践有人做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在新村社区,一个个志愿项目,如同一粒粒种子在群众身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蝴蝶效应”。新村社区有个“奶奶手工坊”,赵忠英、张爱华等八位“老姐妹”,聚在一起加工生产靠垫、婴幼儿童鞋、女士防晒帽、鞋垫、拖鞋、购物袋各式各样的生活小用品,并摆放在社区“e”站的货架上,供社区居民前来挑选。“奶奶手工坊”项目让文明风尚润物无声,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的代表,还获得了江苏省“环保金点子”十佳奖。近年来,新村社区涌现几百位志愿者。他们先后组建了卫生保健、治安巡逻、绿色生活调剂室和文明养宠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无偿为居民们提供服务,甚至有队员大年三十也不休息。记者采访当天,在小区遇上了正在治安巡逻的队员们。还没说上几句话,队员们就继续向前巡逻,“我们也有纪律,不能闲聊!”据介绍,巡逻队最小的队员40多岁,最大的70多岁。从组建之初至今,巡逻队员累计有80多人。如今,有几位老人已经离世,有的上了年纪“退休”,目前正常运转的28位队员,每人每周轮一天班。“有了这支巡逻队,小区的盗案下降了很多,大家的安全感更强了。”说起巡逻队,居民们赞不绝口。法律援助服务队为居民解疑答惑;“你说我听”心理咨询室为居民解开心结;每周定期举办的“说说笑笑”茶话会,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快乐生活......“用心”“有爱心”,是记者在新村社区居民那儿听到最多的字眼。不会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mj/12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