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退役老兵仪征李臣星抢救红色文化史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年7月21日发自真州府新闻报道:日前,在修缮一新的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中石化仪征化纤公司职工李臣星,正在原月塘文化站站长黄立志老先生的陪同下,调研交通站房屋布局,为项目恢复提出有益建议。

年11月12日,医院,寻访曾经在月塘地下交通站战斗过的抗日老兵。

题记:中石化仪征化纤公司一位央企职工,拿出业余时间和全部积蓄,用十多年时间执着收集和呼吁,倾心拯救了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在民政部门的努力下,仪征又多一处江苏省级红色地名。

年7月16日,李臣星与黄立志、渡可等冒着高温酷暑,在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旧址参观。

“这张纸条是年2月13日边区群众往返的路条;这件文藏品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栗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政治部主任唐亮、政治部副主任签发的烈士亲属优待证……”“八一”前夕,江苏省红色文化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仪征化纤红色文化艺术馆馆长、退役老兵李臣星正在扬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由他精心陈列的“初心陈列馆”前、仪征市首家“初心驿站”阳光社区里、向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防意识的学校师生、机关党员干部,介绍里面有关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有关的珍贵革命文物陈列品。

年7月16日,李臣星与黄立志、渡可等冒着高温酷暑,在仪征市月塘老街寻访。

给他不遗余力宣传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最激动人心的回报是,经过仪征市民政局仪征市地名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和申报,年6月16日,江苏省第二批个红色地名正式发布,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成功入选,并成为仪征市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的教育基地。仪征市月塘镇原文化站站长、当地党史“土专家”黄立志谈及此事,无不欣慰地说,退役军人李臣星功不可没!

年11月5日,李臣星采访月塘参加新四军的抗日老兵姚一汉,留下这位岁老兵手模。

年7月16日,李臣星来到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为月塘留下的“月塘集”石碑前观摩。

耳濡目染:心存地下交通站烙印

年10月12日,正在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读初中的少年李臣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月塘街道,洒水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干干净净喜迎嘉宾。直到这位嘉宾离开月塘,少年李臣星才知道,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吴学谦,这位当年的地下党,因为长期战斗生活在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趁着陪同朝鲜首相金日成访问扬州,旧地重游曾经暗战过的月塘地下交通站。

年4月22日,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刘家大院抗日老兵、“阔少”刘茂芝,介绍自家安放新四军电台的地点。

随后,有关吴学谦在月塘的各种传奇故事,刘少奇、陈毅、陶勇、罗炳辉、王敬群、魏家奇、姚一汉、陆毅等一批活跃在月塘根据地的新四军人物故事,纷纷涌进了少年李臣星的脑海。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从此,在少年李臣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年4月22日,李臣星在刘茂芝女儿刘其如的协助下,采集93岁抗日老兵、“阔少”刘茂芝的手模。

当年月塘中学校长陈正举在政治教育课中,专门邀请当地的抗日英雄朱老到学校给学生讲述抗战经历,宣讲驻扎在10里外的谢集日军,经常到月塘老区来烧、杀、抢、掠,月塘群众在新四军苏皖支队和曹集民兵的对敌作战的故事,也让李臣星心中涌起了一定要保护好新四军在仪征月塘战斗的遗存、特别是地下交通站的心愿。

年4月22日,李臣星采集了93岁抗日老兵的手模,“阔少”刘茂芝逝世后,从他的骨灰中发现3块日军弹片。

年4月22日,在李臣星的陪同下,时年93岁的抗日老兵刘茂芝,面对笔者镜头采访时,给出了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准确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mj/11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