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其实有不同的模样由你好,李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m.39.net/pf/a_4476482.html

我们的母亲,其实有不同的模样

——由《你好,李焕英》谈起

今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可谓一匹黑马,杀出众围,不但票房获得了成功,而且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小鲜肉横行的颜控时代,此片作为贾玲导演的首秀能取得如此大好成就,真的是值得祝贺。

此片的成功,除了有像贾玲、沈腾、陈赫这样的流量明星助力之外,主要靠的还是贴近大众的艺术技法。首先它吸收了戏剧元素,运用了悲喜剧交融的方式来叙事。悲剧是一门崇高的艺术,它传达的是庄重严肃的情感。造成悲剧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自然界的灾难,二是既定的命运,三是人物的个性。电影中正值中年的李焕英在女儿晓玲长大成人考上大学之后突然遭遇了车祸,不幸死亡,这使她女儿晓玲不能在她活着时让她开心、给她长脸,于是心生出“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沉痛悲伤。

喜剧是与悲剧共生的,它主要是通过对虚无之事一本正经的描写来传达出诙谐嬉乐的情感。为了制造喜剧效果,电影多次运用了“巧合”来完成情节突转从而不断将故事往前推进。比如晓玲成绩不行,便让同学造了个假学历想给父母赚回面子,结果母亲摸校长签名时却墨迹未干,一阵紧张;此事刚瞒过,正在得意时,却又因为庆贺宴会上大人们互相推让红包让此事曝光了;正在她害怕之际,母亲却突然原谅了她;而正当母女和好如初畅想未来时,却又突然出现了车祸;晓玲在病房里看护母亲时,却突然掉到了八十年代的时空里;面对她的横空出世,李焕英的同事张江正觉得奇怪而晓玲自己也说不清时,英子却误将她认成了表妹,晓玲因此可以见证到母亲的青春往事等。

此外还巧妙地使用了反讽手法。沈光林因为父亲是厂长,所以轻松地就进入了工厂工作,厂里为他还特地建了一个广播台,这是人人均知晓的事实,但沈光林就是不肯承认,结果在他指导职工合唱时,出现了老实的保洁员和普通话标准的同事这两个桥段,对他进行讽刺。

另外还借助特定的人物造型设计来制造喜剧效果。比如沈光林这一角色,从他出场开始,就一路全是搞笑。如他不会骑车却硬要装酷推车而行;不谙生活吃变质的食物结果在船上闹肚子;在台上想假摔来博得观众的掌声不料观众却只是严肃沉默地观望,再后来还把裤子给弄掉了。还有冷特,他出场时气贯长虹,满脸酷帅,一副“古惑仔”的模样,可结果却被驴给拉跑了,同伴们立马慌成了一团。另外如王玲买不到电视时嘴角上火、英子同伴没有上过学却要弃武从文来学写诗、老毛子不努力就想轻松地发大财、球队队员鬼剃头以及比赛时威武上场和后来的狼狈逃走、主任好表现却被电视机抢了风头、厂长发言时忘了带发言稿的尴尬应对等。

至于言语的幽默更是随处可见,比如张江一本正经地说晓玲“晕过去怎会打呼噜”,冯巩出场时喊出招牌“想死你们了”的口头语,冷特将明星“郑伊健”称为“郑一剑”,他的同伴还将之与县里杀猪的“刘一刀”相提,把“焕英光林”说成“欢迎光临”等,可谓笑点不断。

总之作品以悲剧为底色,以喜剧为支撑,通过巧合、反讽、人物造型设计以及语言幽默,使悲喜情感不断地交错着,观众观影时心灵起伏变化特别多,各种情感得到释放和宣泄,观影体验非常好。

二是充分融入怀旧元素。怀旧又称为思乡病,当人们对当下现实有不满足时,便会产生出思念从前的情愫。这种情愫自古即有,是艺术中常见的抒情手法,比如《诗经》里有好多产生于春秋时期的作品,就追述很多周初建国时的君王圣明、百姓淳朴的场景。怀旧元素一直是电影打动观众的重要手段,比如民国时期的老上海、北京古老的胡同、曾经流行一时的经典歌曲等,经常会出现在电影作品中。

这部作品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生活的场景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那个时代一切都在火速地发展着,工业腾腾向上,电视走进人们的生活,排球精神点燃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港台流行歌曲传扬在街头巷尾,人们的衣着开始由统一变为多样。虽然当时经济仍然贫穷,但是人们的精神却是明朗阳光的。那时的一切看起来都朝气蓬勃,万事都充满希望。

作品通过常见的穿越时空的手法,将那个时代的热血、激情和与世界共前行的风云模样给生动地呈现了出来。成群的人围着一台电视机看得如痴如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就可以引发厂里一场激烈的排球对抗赛,也可以使无数的现实难题迎刃而解;人们打比赛并不是为了赢得奖品,更不是为了谋得个人仕途的发展。晓玲生活在当代,感受着社会无处不在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突然置身于这样的场景,看到一切都如此单纯,她惊讶不已,顿生羡慕。

当大众为这部电影慷慨解囊时,当导演和制片人为票房的高涨而庆幸时,从事艺术研究的人却不一定要跟着大众去跟风喝彩,相反需要的是冷静细思,琢磨这部以颂赞母爱为主题的作品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艺术精品,它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多少精神滋养。

其实,就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而言,当时代的好评不一定能使它名扬后世,反之亦然。例如在唐代,有一位士人非常出名,人们因此更改了他的名字,将称为“员半千”,时人认为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才五百年才能出一位,故而以美誉他为“半千”,可是这位士人死后不久便寂然无声。后世提及唐代名士时,人们会想到杜甫、李白等等,至于“员半千”这样的名字,今天几乎无人知晓。再如凡高的画作,在画家在世时,无人问津,结果画家贫困而亡,但是后世他的作品却成了天价之作。

《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在票房大获成功,并不等同于它就是一部佳作、就可以在电影史留存下来。这部让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悲伤流泪的作品,它的艺术性究竟如何呢?这需要我们作出一番深入的剖析。

作为一部叙事作品,它的主题是极常见的,那就是颂扬母爱。要知道,电影传达主题时,靠的是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故而考察作品故事最终塑造出来的母亲形象是深究这部电影艺术性高下的关键所在。

作品最后以字幕的形式直接明了地道出了它的主题,即以此片献给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作品中的这位母亲的确很平凡。女儿晓玲说自打能记事起,眼里的母亲就是一副中年妇女的模样。“中年妇女”算是相对客气的称呼了,现在的媒体一般都将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称为“大妈”。在当下少女吃香、小鲜肉横行的靠脸吃饭的时代,言及“大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样一群人:她们已经失去了女性特有的魅力特征,如苗条的身材和高光的颜值,人生从此落入如尘埃般的无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ly/8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