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收获多年没有过的成效,好地方扬州

特别的年份,面对特殊挑战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年底项目开工淡季的传统已基本被打破,多地投资潮涌,重大项目建设正酣。

一起到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看看。11月8日,当地31个项目一起签约,总投资约亿元;13个制造业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25亿元。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已是扬州经开区今年第三波项目集中开工。今年2月,28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8亿元;4月,19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亿。三场集中开工总投资均超百亿元。

实际上不只经开区,纵观扬州各地,“用项目激活发展,用项目点燃全局”成为稳经济的主线。今年扬州迎来项目签约、开工密集落子,势头强劲,目前已签约百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近千亿元。

比如,在扬州经开区,总投资亿元的阿特斯阳光电力项目、总投资亿元的智芯车规级智能芯片封测项目签约落户;在仪征,有总投资亿元的高端绿色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在广陵区,有总投资亿元的恒润高强度特钢板材、汽车拆解、玻璃纤维项目;在江都,有总投资亿元的纳力新材料二期项目、总投资亿元的博恒新能源材料项目;在邗江,有总投资亿元的扬杰科技半导体晶圆及封装测试生产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毫无疑问,这些大项目将以百亿级的投资规模、较高的技术含量,推动扬州当下的经济复苏,也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10月28日,扬州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活动,现场看成果,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认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拉动效应愈益显现,项目建设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这一点,扬州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也有所证明。

1至9月,扬州实现GDP逾亿元、同比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增长2.4%;规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增长17.5%,增幅较上半年提升4.7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

今年以来,疫情等不可预期的因素叠加,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困难和压力面前,江苏各地经济承压前行,持续向好、稳中向好,体现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担当。

具体到扬州,今年经济复苏势头很不错。上半年,扬州经济增幅居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总额增幅全省第一;前三季度,扬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数全省靠前且好于上半年,特别是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点指标增速均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排名继续提升,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成效是多年来没有的”,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扬州市市长王进健最近在分析前三季度经济形势时,用这样一句话评点经济复苏势头。

这些成效的取得,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诀。方法是通用的,紧紧牵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招商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要在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上抢占先机、抢工抢时,推动项目建设的全面提速和突破提升,说到底,就是看能不能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气神,心无旁骛,把常规动作做到位做得更好。

球场上陷入苦战时,需要球星站出来,撕开防线突破得分。记者注意到,扬州市委将年确立为“攻坚突破年”,其一就是打响项目攻坚战。

“拼”重大项目,扬州拿出超常举措,用上新的打法——

比如,市领导领衔、包保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带头外出寻找线索、洽谈项目,坚持顶格领导、顶格谋划、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把项目建设推向从未有过的高度。

各县(市、区)园区和部门集中精兵强将,组成项目专班,建立“赛马”机制。紧盯世界强和国内强、跨国公司、央企国企、知名民企,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大集群发展。

建立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平台,将0万元投资额以上项目纳入信息库,通过出台相关办法、考核细则,把重大项目推进从聚焦建设向前延伸到签约落地,向后延伸到投产达效,确保对项目的全流程跟踪和全面评估。

打造“好地方、事好办”品牌。从企业最需要的具体、务实的环节着手,建立重大产业项目跟踪协调服务机制、“一项目一清单”“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以及重点企业政务服务专员工作机制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

特别力度之下,扬州项目推进加快。前三季度,全市17个列省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列统投资88.0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8.5%;个市级重大项目开工率达98.5%,列统投资.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73.6%。“拿地即开工”,在很多地方还是新闻,而在扬州已成常态。

更重要的是,扬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质态,也在项目建设突破中悄然升级。

近几年,扬州构建起“+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3”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3个千亿级集群;“2”是微电子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纺织和服装等2个五百亿级集群;“3”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食品等3个百亿级集群;“1”就是新兴战略产业航空产业集群。

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让实体经济发展韧性十足。即使在疫情影响下,扬州“+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至9月,这一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开票销售突破亿元、增长10.6%,高于扬州规上企业开票销售增幅2.2个百分点。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于实体经济发达的江苏来说,这一点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经验之一,也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发展的具体化。如果说实体经济是城市竞争的主赛场,项目建设就是主要的比赛项目。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今天的城市实力排名,就是昨天的产业项目排名;而明天的城市实力排名,就是今天的新开工项目竞争排名。

扬州也有争先的雄心和信心。当前阶段,扬州提出今年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实现考核争先进位,奋力在全省高质量综合考核中保持领先位次。

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扬州是个好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扬州的高度赞许,更饱含着对扬州发展的殷切期望。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扬州篇章是应有之义。

要实现这些,没有什么比塔吊高耸林立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激发经济的活力。

扬州也清醒认识到,在项目建设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比如缺乏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项目;部分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重点项目进度稍有落后,一些竣工投产的项目实在度和贡献度还有提升空间等。

要让经济实力再上台阶,城市发展更具长期竞争力,扬州的项目攻坚,仍需以更大决心再提速、再扩容、再加力。

年的时间余额只剩六周,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每一天都要全力拼;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踏上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每一天同样要用满格能量拼和搏。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把美好愿景变成灿烂图景,一切都靠拼,一切拼出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胡兰兰

供图扬州报业传媒集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ly/11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