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新集镇庙山村村民手捧泥土乐呵呵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4.html
仪征新集镇庙山村搭上“深耕深翻整地”技术“首班车”

昨天,在仪征新集镇庙山村,村民赵大福蹲在田埂上,盯着左手掌心看得入神,脸上还不时露出微笑。记者凑前一看,原来他掌心捧着的是一抔土。成天与土地打交道,泥土压根不是稀罕物,咋还能看笑了呢?

“你看,我手上这土很松软,轻轻一捻就散了。”赵大福又从另一块田地上捡起一块土,“你再看看这块,我要使点劲才能把它捻开。别小看了这点差别,这两种土壤种出来的水稻,产量差多了。多亏了政府帮我们农民翻土地。”话音刚落,爽朗的笑声从耳边传来。

老赵口中的“翻土地”,是新集镇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号召,从年开始大力推广的“深耕深翻整地”配套技术。作为试点,庙山村坐上了好政策的“首班车”。

庙山村位于新集镇的西北角,由于地势较高,水源不好,农民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加上土地多年未翻,土质欠佳,前些年收成一直上不去。“自从土地深翻后,平均每亩地能多产近50斤。”说这话的,是庙山村刘北组组长史兆山。去年,刘北组80亩地被深翻,村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土地深翻后,缘何能实现粮食高产?新集镇农服中心主任丁恩平解释说,以前农民用小型翻土机作业,深度最多0厘米,长期下来,造成土壤板结,保水保肥能力比较差,产量提高受限,“用大型翻整地机械就是不一样,深翻20至30厘米,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抗旱、抗病能力,同时有助于肥料的充分吸收,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让村民们更振奋的是,除了土地可以免费深翻外,还可以享受到机插秧补贴30元/亩,降低了种田成本,实现农业生产从高产高效向高质高效的转变。

“国家给了好政策,我们农民赶上了好时代,新的一年干劲也是足足的。”庙山村过庄、赵庄组组长赵庆飞告诉记者,他们组上的30亩地在去年底也全部完成深翻,“再过两个月就可以种上稻苗,相信年底一定有个好收成!”

“我们全镇粮食种植面积共有2.6万余亩,目前已经深翻土地近万亩,今年计划再完成亩。”丁恩平说,接下来,镇上将充分发挥本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作用,组织大型翻整地机械0余台,抢抓有利时机进行深翻整地作业,早日让镇上所有农民朋友都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通讯员曹远超刘骏

扬州日报记者车林

来源扬州网-扬州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审核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engshizx.com/yzsxw/5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